首页 -> 2008年第1期

表象: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知识形式

作者:韩雪屏




  —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习惯于把知识视为一系列概念和命题,也就是说,人们往往只把知识看成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意义。事实上,人们头脑中知识的另一种形式就是表象。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指出:“我们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就说明人们是用表象和概念两种不同的方式去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这两种思维方式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同构的。
  从心理学上讲,表象的意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表象指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后,其形象保存在头脑中,即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经人脑的加工、改造、分解和重新组合,转化为新形象,即想象表象。两类表象均保持着感性的、直观的特点。狭义仅指记忆表象。在许多心理学文献中,表象一词常用作记忆表象的简称。一般所谓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多指记忆表象的下属类别。”〔1〕
  从不同角度看,表象有不同的分类。从表象产生的时间看,有即时表象和记忆表象:即时表象指的是人感知眼前事物时在头脑中产生的表象,记忆表象则是人回忆过往事物时产生的表象。作者执笔写作时,在头脑中显现的显然是对以往经验过的事物的记忆表象。
  从表象呈现的性质看,有实物表象与想象表象:实物表象是对客观存在的实体事物的主观感知,想象表象则是人脑经过对实物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分解和重组后形成的新表象。
  表象来自人类不同的感官,因而又有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皮肤感知表象等不同种类。来自单一感官的表象叫单一表象,来自复合感官的表象叫复合表象。
  请看下面这个描写片段: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黏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鲁彦《听潮》
  从作家行文的角度看,他显然是在描摹以往对海潮初起时实物表象的感知记忆。这些记忆又充分体现了作家对客观事物感知的细腻,因为这一完整的表象是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五种表象组成的一个复合表象。因此,这一语段再现了作家头脑中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空间连续信息的贮存。
  因此,我们认为“表象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作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是人们保存情景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这是命题做不到的”,“因为命题是一种断续的、抽象的表征,而表象是一种连续的、模拟的表征,它特别适合在工作记忆中对空间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某种经济的表征”。〔2〕在语文课程中,叙述描写类文章都是用一系列表象和统一的形象体系来表示客观事物的知觉特征的。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和优秀时文中有关景物和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叙述、诗歌意境的创造、戏剧的矛盾冲突,无一不以表象为生存和发展的基底细胞,表象成为形象思维和文学创作的基础。因此,表象理应是语文课程中一种重要的知识形式。
  语文课程担负着培育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任务。形象思维指的是个体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从发展水平来说可区分出三种形态: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一般的东西,而不是事物所有的本质特点;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一般成人在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形式。由此可知,个体对表象的记忆和再现,是形象思维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表象记忆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再现表象是人脑的一种潜能。J.S.布鲁纳曾经以再现表象能力为标志研究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他认为“随着人类智慧技能的发展,由婴儿到成熟,是在用脑技术——有意识的延迟和超越现实认识瞬间的能力——不断形成和发展中进行的。这种用脑技术就是再现表象的能力”。〔3〕心理学研究还指出,个体在表象的鲜明性上,在记忆、再现和加工表象的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个体能否保持鲜明的表象,并对表象进行创造性加工,是一项很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应如何有效地利用表象来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却缺乏明确的解释,在教学实践中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当我们明确提出表象这一重要知识形式后,表象训练必然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构成因素。
  
  二
  
  表象训练就是“在脑中重复回忆事物表象,达到提高形象清晰性、准确性,获得‘内心学习’效果”。〔4〕一百多年前,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就曾经让被试者对头脑中的图画作出报告。表象训练广泛地存在于体育运动、语文、文艺以及技术性学习活动中。
  例如下面这个景物描写语段: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鲁彦《听潮》
  对于优美的言语表象,语文教师只说它形象生动,这无疑是废话;只找出其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格,又无疑是肢解;笼统地说它寓情于景,则又是教条。对于这一语段,我们认为起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表象,进行有目的的表象训练:
  1.表象的性质和元素
  这是作者对以往生活经历的一个记忆表象,在回忆中还呈现出一个想象表象。这又是一个以视觉表象为主、以听觉表象为辅的复合表象。这个复合表象由以下一些元素组成:
  事物的形态:点(灯塔上的红光)、线(海面上的云汀)、面(深黯的海面)、体(从海岸到海空)。
  事物的空间方位及顺序:脚下→海面→远处空中的灯塔;作者的视线由近到远,由低到高。
  色彩的搭配:深黯的海面,黑暗的空间,明亮的、银鳞一般的云汀,灯塔的红光。作者以强烈的对比色,绘出了夜间海空图。
  作者面对眼前事物的冥想:银光的路、红玉琼台、海的神秘构成了想象表象。
  2.作者的感知与联想规律
  客观事物和现象大都是作为一种复合刺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人们对它们的感知首先是从最明显的特征开始(大海上一片静寂),而后再有顺序地识别其他有关联的特性(波浪冲刷岩石的轻响、深黯海面上的银光、黑暗空间的灯塔红光等)。因此,“感知从整体推向局部,细致地识别各个特征,然后以构成该对象诸要素的分析性识别为基础,综合这些要素。即,感知是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运作(分析)和从部分到整体的运作(综合)来进行的”。〔5〕
  作者观察的着眼点广泛地涉及客观事物的形态、声音、光度、色彩、静态与动态,作者的联想使画面呈现出实境与幻境的融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纷乱的战争年代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憧憬,是这幅画面出现的缘由。
  3.语言的绘画功能
  能从上述各个方面全面地观察景物的人,不啻为一个专业画家。但这个画面却是作家用语言写出来的言语片段。他用动词准确地描绘波浪的波动和海面的平静;他用一对对反义形容词描写了大海的神秘状态,也揭示了战乱的痛苦与和平的欣幸。他观察事物的着眼点,构成了这幅画面的内容。他观察事物的顺序,构成了这个语段的言语层次。他从眼前事物生发出的联想,成就了这个语段的最后两个结句,使实物在虚幻中人性化,犹如绘画的留白一样,给读者留下了理解与想象的空间。作家就是这样充分地发挥了语言的绘画功能。
  4.表象的还原与转换
  综上所述,我们这样分析与评论一个言语表象,是为了说明表象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知识形式,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的。语文教师教学表象知识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表象是怎样出现在作者头脑中的,作者又是如何用语言文字呈现他头脑中的表象的;继而还要引导学生把呆板的白纸黑字还原为有声有色的表象。换而言之,就是把活跃在作者头脑中的表象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这个还原和转换的过程,就是培育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绘画和表达情意的过程。为了实现表象的还原与转换,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画出自己的脑图,绘制示意图、写意图、流程图、连环画、漫画等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表象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3〕〔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91、34页。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296页。
  〔5〕[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