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化解教学难点
作者:罗安捷
针对第一个难点,我找来了著名播音员的朗诵音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们听。初次自读《灯下漫笔》学生难免心中惴惴,陷入“文章难读”的怪圈。而通过名家的朗诵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则会使他们消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自然地顺着名家朗诵时语音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来初步把握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名家诵读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形象资料,学生模仿名家诵读的过程就是运用形象思维来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先形成对《灯下漫笔》的感性了解,在此基础上为理性把握文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化解第二个难点,就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清楚《灯下漫笔》的创作背景。一般来讲,教师侃侃而谈,把当时的背景事件向学生娓娓道来,是常见的教学方式。但我觉得用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效果不会很好,因为《灯下漫笔》讲述的道理本就极其抽象,如果再用抽象的历史背景来解释,学生依然会感觉模糊。因此可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关于1925年中国的社会面貌,可以让学生回忆高一时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该词就完成于1925年。那时,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镇压。中华民族的命运会怎样,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力量,这些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可以运用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将当时的毛泽东和鲁迅作一个简单的对比——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已经接受了新兴的马列主义思想,志在千里,朝气蓬勃;年已不惑、看惯人间沧桑的鲁迅则是冷静客观,针砭时弊,以锐眼“坐堂行医”,用手中笔开出一剂疗救国家民族的药方。前者积极进取,后者冷静思考;前者热烈昂扬,后者沉稳深刻。这样,在比较中学生能加深对《灯下漫笔》的内容和风格的理解。
化解第三个难点——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本课最主要的难点。运用理性思维,根据文体的特点来阅读,则可事半功倍。《灯下漫笔》是一篇杂文。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所以第一步先找出课文议论的话题:中国历史。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第二步单刀直入地找到作者针对中国历史提出的一个核心观点: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沉浮。第三步找出作者用了哪些事实来证明这个观点。鲁迅以他深厚的国学积淀说出“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相当概括抽象的事实,教师要适当引述具体的故事让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形象地加以理解。例如《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写了宋江带领众英雄打下祝、李、扈三个庄院后,血洗了庄院,理由是百姓是官家的走狗。这正应了鲁迅说的“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到后来,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浩浩荡荡杀向南方农民起义军方腊,同样血染战袍,起义军惨遭杀戮。这又应了鲁迅说的“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当然,鲁迅也举出了具体的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由于学生的学识与鲁迅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即便是如此具体的事例,同样不易理解,需要教师拿出更为详尽的史实来形象地阐释其中的道理。
抓住杂文议论性的特点可以理解《灯下漫笔》一文的思想情感,而抓住杂文文艺性的特点,则可以理解文章开头三段记叙“兑钞事件”的作用: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引出全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的观点。从如此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提炼出这样深刻的思想,令人拍案叫绝。就此联系全篇还可以理解“漫笔”的写法:旁征博引,散漫恣肆。
鲁迅的文章,即使确有难以理解之处,但也决非不可读。尤其是他的一些杂文,给人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经得起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