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网络新客:刷客
作者:杨小平
首先来看第一种“刷客”——论坛中经常恶意刷屏的人。这种“刷客”报刊上很少出现,多出现在网络论坛和聊天室上:
(1)从这面镜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刷客们是虚伪的,因为他们只能借助虚拟的世界来捉弄人,他们躲在暗处,人们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天涯社区2006年1月22日)
(2)神秘刷客请进,你知道吗,你选择这个时候刷屏,扰乱贴吧秩序败坏贴吧形象。(百度贴吧2006年5月28日)
这种“刷客”是随着论坛和聊天室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论坛和聊天室本是人们表达、学习、交流、讨论的全新平台。“刷客”喜欢搞恶作剧,通过不断复制粘贴而刷屏来打断论坛或者聊天室所有的谈话。论坛和聊天室里因“刷客”而出现大片空白或重复,让网友们看帖很不舒服,或无法继续看帖,浪费了网友的时间,也浪费了网络资源。“刷客”使用电脑并经常上网,以年轻人居多,文化程度以高中及大中专较多。“刷客”的特点是制造冗长的空白和重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去撒野,喜欢标新立异。他们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一片骂声,极其不受欢迎。
其次来看第二种“刷客”——爱刷卡消费的人。报刊上我们找到了这种“刷客”:
(3)刷客族的壮大很快引起了各大银行的注意,成为他们争相抢占的客户群体。今年五一期间,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就推出了一项针对刷客的“刷客体验季,五一缤纷礼”活动。(《成都商报》2007年5月9日)
(4)刷客大行动:持交通银行活动礼券,即可享受“1元看电影”;持招商银行信用卡,即可刷积分免费换票;持中国银行信用卡,购票有惊喜!(《华夏时报》2007年9月26日)
这种“刷客”是现代生活中随着金融转账、支付体系的进步而出现的。“刷客”取钱、存钱、转账、购物、消费、缴费等都通过银行卡来完成,而不动用现金。“刷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刷卡消费的机会,不仅仅因为刷卡交易既快捷又方便,而且因为这种方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时尚体现。“刷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消费支付方式的改变,深受银行和商家的欢迎。
再来看第三种刷客——喜欢到书店去用扫描笔扫描图书的人。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报刊中,我们都不难看到他们的身影:
(5)然而,这样的“宽容”,近期来却成了一些“刷客”得寸进尺的理由,这些客人已不再满足于站着看,而是要连内容一块“搬走”。“这些人不是看书,也不是买书,而是用手机或者相机在书上拍来拍去,把书上的精华内容拍回家,在电脑上慢慢欣赏。”(中华网2007年8月27日)
(6)或许是刷来不费工夫,让刷客不太珍惜阅读的良机,最终造成了刷客不读书的怪状吧。最后要说的是,读书也好,刷书也罢,囫囵吞枣不是良策,吸纳后的消化尤为重要。(《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22日)
这种“刷客”是随着用于抄笔记、翻译文章的扫描笔的出现而新生的。他们与第一种“刷客”不同,不通过互联网络,而只是使用了电脑扫描新技术。他们“刷书”的工具是一两千块钱左右的扫描笔。扫描笔是一款集合了扫描、翻译、发声、屏幕识别等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它实现了纸质文档的电子化摘抄,具备超大内存空间,可以存储数百万个汉字。扫描笔的出现,本来是为消除文字输入的烦琐,给文字工作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电子工具。但在图书价格高昂的今天,扫描笔在爱书又不愿买书的读者手中改变了用途,变成了“刷客”的利器。“刷客”们到书店去,不是看书,也不是买书,而只是用扫描笔在书上刷来刷去。几分钟不到,数千字的内容甚至一本书的全部内容便被“刷客”们拷到了笔上,然后带回家,在家中电脑上慢慢欣赏。“刷客”刷书是图书购买方式的改变,目的是节省开支,节省手抄和输入的精力。不过,“刷”来的书是电子书,阅读电子书存在视觉疲劳等许多问题。对“刷书”,书店态度是明确反对,明令禁止的,原因是“刷书”影响书的销售和侵犯图书作者权益。但也有人认为,“刷书”是否侵权,关键在于“刷客”的动机,如果他只是“刷”回家供自己阅读,而不进行传播、交易、盈利,那就不构成侵权。“刷客”就这样带着争议横空出世,并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
这三种“刷客”都以年轻人居多,都需要通过电脑完成其行为。这三种“刷客”又存在互补性,他们出现的场合各不相同,第一种“刷客”出现在网络论坛和聊天室里,刷的对象是电脑屏幕,后两种“刷客”出现在生活中,刷的对象是银行卡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