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举例子与举例

作者:武宏伟




  一次期末考试评卷,有一道题是指出文段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参考答案是举例论证。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举例、举例论证、例证、举例子等。针对这种情况,老师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命题人的,他认为“举例论证”最标准;“举例”严格来说不应省略“论证”,但也勉强说得过去;“例证”则有些模糊不清;“举例子”是说明方法。第二种是评卷者的,认为这四种答案均可,因为都包含了“举例子”的意思。第三种是一位名师的意见,他认为答题要讲究规范,尤其是有些名词术语不能随意变动,像“举例子”是说明方法的通常说法,就不要再用到论证方法上来,否则有些概念不清。
  举例说明与举例论证,一是说明方法,一是论证方法,但二者都是例子,只不过因为出现在不同文体中而使它们成为两个不同术语。用于说明事物与事理的举例便是举例说明,也叫举例子;议论文中为论证论点而举事例便称为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或例证法,说它是“举例子的论证方法”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与其他两种叫法相比显得不太简练而已。只要懂得了这些,我想上面的意见就不难判断是非。
  类似的情况,不仅是这样一次期末考试,即便高考、中考也常有。2007年某市中考试卷中《台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一文有几道阅读题,一道要求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参考答案是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即“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答的是文章最后一段的“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从文章推介“美浓镇”的创作意图来说,可以认为文章最后这句话更符合原意。“仅存”就是独一无二,“值得访游和研究”就是说这里很美,这里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上述介绍的那些,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去研究——这才更令人向往,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写作文章的结构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在开头提出中心句,也可在结尾总结出中心句,还可开头提出,结尾强化或深化。
  另一道题是“阅读文章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应是什么?”参考答案是“美”,而学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好、美、纯、奇、稀”等,联系文章的主旨和内容,我觉得这几种答案均说得过去,而以“纯、奇”最有创意。
  可就是上述这些令人玩味的答案到了评卷人手里却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判了死刑。他们唯答案是从,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怕费时费力又不讨好。
  如果只是考试评卷中的教条主义还好解决,出题人多研究出几个答案,评卷者在答卷中多抽取一些样本,研究一下学生的答案是否有道理等就可避免误差。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语文教学中的教条主义早已深入某些教师骨髓,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少、慢、差、费”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条主义的特点是把书本、理论、经验等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唯答案是从、唯教材是从、唯教学参考书是从、唯理论或经验是从,等等。
  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的讲授和书本上的答案一字不差,可是一旦离开课本、离开老师,他们就不知所措,寸步难行。长期以来的模式化教学和教条主义教学习气,从内容到形式都给教学制造了许多有形无形的“牢笼”。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都被“引导”就范于固定的模式中,只有符合这模式的才被允许,才能得高分。这样僵化的教学只能造就僵化的头脑,它不仅使学生心情压抑,而且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既不能以应试教育为代价来制约学生的发展,禁锢学生的个性,也不能被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束缚自己的教学思路。语文教学决不是要学生“学深学透”教材规定的那几篇文章。教材中的课文只是给人终身学习而选择的一些范例而已,只要给学生提供学习这类文章必备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不迷信教师,也不迷信课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讨,学会与他人交流信息,能深入教材,又能走出教材,就可以了。
  教条主义害人又害己。要摒弃它,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既不保守又不超脱现实。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地培养学生多读、多记、多写、多练的习惯,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不拘一格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行个性化的语文教育,这才是未来语文发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