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走出范读的误区

作者:莫艳辉




  2005年12月,在创建等级学校评估活动中,我上了一节诗歌赏析课《雨说》。课上,学生齐读后,我先是配乐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堂很活跃,平常爱朗读的几名女生展示了她们的读功和评功。正当我沉浸其中时,一位坐在后排的评估专家举起了手。我一愣:“哪儿出错了?”于是我微笑着请他站起来,他说:“莫老师,我有意见。女同学都得到你的真传,男同学却还没读,我替他们打抱不平,让我这个郑同学代表我们男同胞读一节,好吗?”话音未落,迎来了如潮般的掌声。这位“郑同学”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他读得那样动情,停顿、节奏、轻重、快慢、语调、感情,全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读毕,掌声如雷。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向来不爱朗读的男生竟马上纷纷像“郑同学”那样举起了手。这节课得到了专家的赞扬,而我却清醒地认识到:那位评估专家才是这节课的功臣。他的范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后我思考:范读一定要普通话标准吗?语文课上教师应如何范读?由此我进一步发现,我们语文教师对范读的理解有五大误区。
  
  误区一:普通话不标准,不好范读
  
  某位女教师的一节公开课,不论其教学思路、课堂节奏,还是板书设计、讲练程序、过渡转换,都得到了听课者的好评。评课时有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指导朗读后,学生仍读不好,教师可以示范读一读。”没想到这位女教师回答道:“我普通话不标准,不敢读。”评课教师恍然大悟:难怪她的学生也不敢放开读了。普通话不标准能成为教师不范读的理由吗?如果真的这样,那语文教师更应该加强普通话训练,多范读,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前面提及的那位评估专家普通话不标准,但他的范读,不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吗?普通话不标准却仍能掌握朗读技巧,敢于在学生面前朗读,不也是最好的示范和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吗?这时候学生会想: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都能读好,我也一定行的!
  
  误区二:小学需要范读,中学不需要
  
  在小学,我们总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到了初中,则渐渐远去;而到了高中,读书声几乎销声匿迹。因为有些语文教师认为,中学生自己会读书,根本不需要教师范读,小学生识字不多,才需要教师范读。这些教师把读书放在了“会读”这个层次上,而没有放到“读好”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教师不开口,自然学生课堂上也不读书,早读课不读书,课余就更不读书了。语言是要发出声音的,语文课堂竟没有读书声,那如何体现该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安排早读课的用意在哪儿?在一些高中语文公开课上,我们几乎听不到教师的范读,更难听到学生的声音。偶尔,教师安排了朗读环节,学生也只是机械地齐读,而不会自由朗读,更不会有个性地读。书不能读好,话也说不好,表达能力极差,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范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思想美和情感美,还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误区三:以录音、多媒体朗读替代教师范读
  
  当今语文课堂,听录音、多媒体朗读似乎成了教师拥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象征。许多语文教师走极端,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优点,一味追求课堂的现代化和学生的自主性,放弃范读,以录音和多媒体朗读代替。其实,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实、更亲切,更富有感染力和示范性。因为教师的脸部表情、体态手势能更直接影响学生,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鲁迅先生并不喜欢儿时呆板、枯燥的私塾生活,但他对老先生的无意范读却记忆犹新,以至成年后仍清楚地记得先生朗读过的内容、朗读时忘我的情态。魏巍的小学教师蔡芸芝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读诗,直到长大成人,魏巍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的诗。鲁迅、魏巍都因为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而难以忘怀当时朗读的内容与情境。试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学生又会记得他们的语文教师什么呢?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有55%来自面部表情。教师动情范读时,学生可以观其人、闻其声、悟其情,可以直接领悟教师范读时的语调、情感,从而有所感悟。范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他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当然,教师的范读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朗读技巧,还要反复练习、推敲。范读时需要全身心投入,这可比放录音、多媒体要费神得多。当然,我们也不能只要教师范读而摒弃录音、多媒体朗读,走两个极端都不妥,应该以教师范读为主,录音、多媒体朗读为辅。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情况有所选择,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误区四:教师范读在前,学生跟读在后
  
  学习新课文,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先范读一遍,然后再由学生朗读。教师范读是件好事,但把教师的范读无一例外地都放到学生朗读之前,我认为不妥。是否需要教师先范读,这要依课文的难易和学生的基础而定,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课文不是太深,就无须教师先范读。教师的范读体现的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照着模仿,会左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的范读应该放到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课文之后,即让学生先朗读,教师再范读,随后将学生和教师的朗读进行对比,评价他们的优缺点,这样就能体现出学生和教师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鹦鹉没有创造,是因为它只会模仿。同样,总是教师范读在前,学生跟读在后,学生也只会学舌,也就缺乏对课文的理解和再创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教师的范读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因此主张摒弃范读。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教师范读的位置放对,放对了位置,教师的范读会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会更有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把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何乐而不为呢?
  
  误区五:只范读,不指导,不评价
  
  很多时候,一些教师范读了,学生也读了,但自己读得怎么样、学生读得怎么样,教师并不关心,也不过问。其实教师在范读后,应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教学生如何准确地把握停顿、节奏、轻重、快慢、语调和感情。师生读后,大家应相互评价朗读的效果。但有一些语文教师反其道而行之,每到朗读的环节,只教给学生空洞的技巧。学生把握不好,读不出效果的时候,教师还是不肯或不敢范读,只是又将技巧再强调一遍,这只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试读,效果不好时,教师再把这些朗读技巧贯穿在自己的范读中,然后学生再读,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朗读技能。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就应该得到教师的点拨和示范,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更自在、更自主。在范读、指导后,学生仍读不好时,教师可带读,然后再由学生读,师生互评朗读的情况。对教师或学生的朗读情况要进行中肯的评价,评价后教师或学生再范读,全班学生再齐读,直到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只有这样,范读、朗读才算落到了实处,才有它们存在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对以上范读误区的分析充分说明:语文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语文课堂应呼唤教师范读,语文教师应走出范读的误区,努力将范读作为自己不断追求的教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