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话说“金包银”

作者:何明延




  “金包银”是近两三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随着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活动的开展,这个诞生于厦门的新词传遍神州大地,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
  (1)我市首个“金包银”试点项目——翔安区马巷镇西板村西亭自然村建设项目昨日上午动工。(《厦门日报》2005年10月1日)
  (2)2005年12月2日,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金包银”工程正式开工。而与同安毗邻的翔安区,其工业集中区范围内首批“金包银”项目涵盖7个自然村,2080户,目前已全部完成了“金包银”规划。(《光明日报》2006年2月13日)
  (3)“金包银”工程一问世,立刻受到中央各大媒体的关注。“金包银”工程使工业区发展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促进了城乡结合、工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求是》2007年第1期)
  (4)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厦门经济特区成功实施“金包银”示范工程:在征用土地过程中,让失地农民同时获得住房、出租房及商用店面,并提供养老保险、免费组织培训……(《光明日报》2007年5月14日)
  “金包银”是什么?这是2005年厦门市在特区建设中首创的一种工程建设模式。它是指政府在征用农村土地、规划设计工业集中区时,预留适当的空间,在村庄的外围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给村民提供作为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基本实现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公寓(用作出租)和一个店面(或一定量的股份)。这里的“金”为“金边”,指紧邻工业园区的村庄外围地块已经具备了“金”的价值,也就是进驻工业集中区的各企业工厂;“银”为“银里”,指紧邻工业园区的村庄内部,它们经过环境整治也可以具备“银”的价值。“金包银”工程体现出政府对农民的关怀,使失地的农民无须为日后生计发愁,切实享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和谐新生活。
  2005年以来,新闻“金包银”频频出现于媒体,随着工程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模式,如“金包金”。例如:
  (5)记者昨日从莲前集团获悉,我市首个“金包金”项目何厝“金包金”工程进展顺利,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厦门日报》2007年3月12日)
  “金包金”工程模式实行股份制,村委会集体和村民个人投资入股,这是厦门市政府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与农民失地的矛盾,维护失地农民利益,让失地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发展成果的又一创举。
  “金包银”一词目前主要出现在关于工程建设的通讯报道中,在闽南农村广为流传,广大农民津津乐道“金包银”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