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不哑的“哑然失笑”
作者:赵 庸
文章的描写很传神,不过“哑然失笑”用在此处似乎不太妥当。
《现代汉语词典》收了两个“哑然”。对第一个“哑然”的解释是:“〈书〉形 ①形容寂静:~无声全场~。②形容惊异得说不出话来:~失惊。”对第二个“哑然”的解释是:“(‘哑’旧读è)〈书〉形 形容笑声:~失笑。”《汉语成语词典》解释“哑然失笑”说:“哑(旧读è)然:笑声;失笑: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忍不住笑出声来。”显然,“哑然失笑”的“哑然”并不是指不出声,而是形容出声地笑。上文所引的句子因现代汉语中“哑然”的常用义而误会了“哑然失笑”,以致用不哑的“哑然失笑”来形容人“只有笑的口形,却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的笑貌。
我们就“哑然失笑”的使用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这位作家相似。我们又在“百度知道”中搜索,发现有网友将“哑然失笑”解释为:“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这里的笑可以是大声也可以是小声;‘哑然’指的是不发出声音的状态。‘哑然失笑’指的是从默不作声中禁不住笑出声来,而跟是否大声笑、小声笑并无关联。”(百度知道2006年2月17日)
看来,误解“哑然失笑”是个挺普遍的现象。
今天,“哑然”既可形容无声,又可形容有声,是汉语词义及字形演变、分合的结果。《说文解字·口部》云:“哑,笑也,从口亚声,《易》曰:‘笑言哑哑’。”宋代徐铉注音“於革切”。唐《篆隶万象名义·口部》:“哑,阿格反,笑声。”可见,“哑”的本义是“笑声”,反切折合成今音当读è。“哑然失笑”用的正是“哑”的本义。
时代稍晚的字书往往兼收“哑”字的两种音义。辽代《龙龛手镜·口部·上声》:“哑,於百反,笑声也。又乌雅反,喑哑也,不言也。”宋代《广韵·马韵》:“哑,不言也,乌下切。”《广韵·陌韵》:“哑,笑声,乌格切。”宋代《大广益会玉篇·口部》:“哑,於雅切,不言也。又乌格切,笑声。”可见,“哑”的“喑哑、不言”义是后起的,反切折合作今音当读yǎ。“喑哑、不言”义后来与“笑声”义并行,遂致今日“哑然”有“寂静”和“笑声”两义。
“哑”字“喑哑、不言”义的产生起因于字形混并。 “喑哑、不言”义字形原为“痖”或“𤺘”,形声字,“疒”为形旁,表示不说话、不发声,和疾病或生理缺陷有关,“亚”“㰳”是声旁,表明读音。后来,因不说话、不发声也与嘴巴有关,故而改换形旁,“痖”“𤺘”变成了“哑”。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曰:“哑,俗训为喑,幺下切”,正说明用“哑”来记录“喑哑、不言”义是俚俗的写法。不过,最初表“笑声”的“哑”和表“喑哑、不言”的“哑”只是同形字关系,读音和意义都不同,前者“阿格反”“於百反”“乌格切”,今均音è,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的“旧读è”,后者“乌雅反”“乌下切”“於雅切”,今均音yǎ。由于表“笑声”的“哑”(è)比较文言,不太出现于口语,而表“喑哑、不言”的“哑”(yǎ)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高频词,渐渐地,“哑”的è音因过于生僻而终被弃用,“哑”无论表示“笑声”还是“喑哑、不言”就都读yǎ了。
辞书的编撰者忠实于标准语的实际读音,同时又希望能区别“哑”字两义的不同来源,于是在“笑声”义处注明“旧读è”。今天,我们不必刻意循古,把“哑然失笑”的“哑”读成è,但要明白“哑然失笑”并不是“无声地笑”,也不是“先哑后笑”,这里的“哑然”是出声的,我们不要犯以今律古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