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桃花源记》中的“叹惋”

作者:王够伟




  《桃花源记》为历代传唱的名篇,但其中一些“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语并未得到正确解释,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比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叹惋”,不少人将其理解为“嗟叹惋惜”,其实,这是一种以今律古的不当解释。在这里,“惋”并非“惋惜”之义,“叹惋”属于同义连用,“叹”“惋”都是“叹、惊叹、叹息”的意思。
  从文意上看,桃花源中人“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当他们听渔人叙说外面世界的巨大变化后,可能产生的反应,一是惊叹外面世界的变化,二是羡慕或厌恶外面世界的生活。然而下文紧接着叙述,在渔人即将离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桃花源中人对自己生活的世界至少是敝帚自珍的,对外界并无半点羡慕或厌恶,也就不可能产生惋惜之情。这样看来,于情理而言,桃花源中人的“叹惋”就只应该是“惊叹、叹息”了。
  “惋”的“惊叹、叹息”义在古代辞书中多有记载。如《玉篇·心部》《广韵·换韵》《集韵·换韵》《类篇·心部》等都解释说:“惋,惊叹(也)。”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烦冤”条也注曰:“惋,叹也。”
  表示“惊叹、叹息”义的“惋”也常和“惊、愕、慨、骇、惕”等连用,比如下举诸例中的“惋”都不能理解为“惋惜”:
  (1)荥阳郡有一家,姓廖,累世为蛊,以此致富。后取新妇,不以此语之。遇家人成出,唯此妇守舍,忽见屋中有大缸,妇试发之,见有大蛇,妇乃作汤灌杀之。及家人归,妇具白其事,举家惊惋。未几,其家疾疫,死亡略尽。(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
  (2)臣近亲率所统,欲北扫赵魏,军次武昌,获抚军大将军、会稽王昱书,说风尘纷纭,妄生疑惑,辞旨危急,忧及社稷。省之惋愕,不解所由。(《晋书·桓温传》)
  (3)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须臾进前,逢一年少道人,显问:“向逢一老道人,是谁耶?”答曰:“头陀弟子大迦叶也。”显方惋慨良久。(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法显传》)
  (4)披疏骇惋,不解所由,便星言奔驰,归骨陛下。(南朝宋谢灵运《诣阙自理表》)
  (5)顷闻之道路云,二鲁背叛,致之有由,谓不然之言,绝于智者之耳。忽见来表,将兴晋阳之甲,-惊愕骇惋,未譬所由。(《宋书·南郡王义宣》)
  (6)说此语时,天地大动,无云而雨,诸天惋惕,即以天眼,下观世间。(《贤愚经·坚誓师子品》)
  古籍中表示“惊叹、叹息”叉的“叹惋”也不少见。如:
  (7)琛谓章武王融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融立性贪暴,志欲无厌,见之叹惋,不觉成疾。还家,卧三日不能起。江阳王继来省疾,谕之曰:“卿之财产,应得抗衡,何为羡叹,以至于此?”(《太平广记·奢侈·元琛》)
  (8)释真表者,百济人也,家在金山,世为弋猎……当开元中,逐兽之余憩于田畎。间折柳条贯蛤蟆,成串置于水中……至明年春猎次闻蟆鸣,就水,见去载所贯三十许蛤蟆犹活。表于时叹惋。(《宋高僧传·释真表》)
  (9)方凄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生叹惋木立,若丧魂魄。明以告母,相为叹异而已。(《聊斋志异·侠女》)
  例(9)前文讲述金陵顾生母子对对门所住的寡母弱女悉为照顾,其实他们不知这对母女本是浙江某大官的家人,因逃避仇家才来此隐居、伺机报仇的。少女为报顾生母子之恩,私下许身顾生但并不与之成婚,待己母寿终安葬、为顾生所怀的孩子生下后,少女于夜手刃仇人。手提装有仇人头颅的皮囊采向顾生说明自己的身世并作诀别。少女此前将自己的情况严格保密,所以顾生对她一无所知,乍听到这些,再加上少女“一闪如电”地突然不见,顾生当时的状态只能是“惊叹”而不可能是“惋惜”,同时,下句中“相为叹异”一语也进一步说明顾生母子对此事是大为惊叹而非多所惋惜。
  同义连用者往往可以倒序使用,表示“惊叹”的“叹惋”也可说成“惋叹”,玄应《一切经音义》中引《字略》曰:“惋叹,惊异也。”例(7)所记故事本身来自《洛阳伽蓝记》:“融立性贪暴,志欲无限,见之惋叹。”二者一作“叹惋”,一作“惋叹”。意义完全相同。再如:
  (10)慕容出墙望,吴军无边岸。咄我臣诸佐,此事可惋叹。(《乐府诗集·慕容垂歌词》)
  (11)友章每夜读书,常至宵分,妻常坐伴之,如此半年矣。一夕,友章如常执卷,而妻不坐,但伫立侍坐。友章诘之,以他事告。友章乃令妻就寝,妻曰:“君今夜归房,慎勿执烛,妾之幸矣。”既而友章秉烛就榻,即于被下,见其妻乃一枯骨耳。友章惋叹良久,复以被覆之。须臾,乃复本形。(《太平广记·妖怪·金友章》)
  (12)是日疾即愈,径往是家,见婢媪皆如旧识。主人老无子,相对惋叹,称异而已。(《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孙峨山转世》)
  (13)吾州多异才,敬于君尤为惋叹焉。(清恽敬《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
  例(11)中金友章此前不知自己的妻子乃是山中枯骨精,所以一见其原形会“惊叹良久”;例(12)前文讲孙峨山在卧病中恍惚觉得自己被领到了一户人家,投胎为这家的儿子,三天后奴婢在给他洗澡时将其失手掉在地上摔晕过去,他苏醒后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来卧病的地方,而家人认为他已气绝三日,于是他赶紧记下恍惚中的见闻,,并在病好后按照记忆中的路径直接去拜访曾经投胎的那户人家,所以才能“径往是家,见婢媪皆如旧识”,而与主人见面后更多的也当是“相互惊叹称异”了。
  后来“惋”逐渐地多用于表示“惋惜”之义,“叹惋”“惋叹”从而也就包含了“惋惜”之义。如唐李肇《唐国史补》:“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宋书·殷景仁传》:“殷仆射疾患少日,奄忽不救。其识具经远。奉国竭诚,周游缱绻,情兼常痛。民望国器,遇之为难,惋叹之深,不能已已。”类似之例颇多,今人也多以此解,故不赘举。
  《汉语大词典》在“叹惋”条下仅列“嗟叹惋惜”一义,而所举例证正以我们所讨论或提及的《桃花源记》《洛阳伽蓝记》《聊斋志异·侠女》之例打头,读者如若不下一番考辨的工夫,可能多会据此传讹。因此,我们觉得有类似情况的辞书,再版修订时最好在“嗟叹惋惜”前再增加一个义项,即“惊叹、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