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小学语文教育急需汉字字形及属性标准

作者:王文勇




  汉字字形及笔画、笔顺、部件、部首、结构、字序等属性,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经常涉及的重要知识内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正确教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和使用汉字。这都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布了不少标准,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缺乏相应标准,语文教师和教材编写者遇到相关问题,只能根据个人理解来处理。不同教师、不同教材、不同字词典,对同一个汉字字理的解说、部件的拆分、结构的解析、部首的归部,往往有不同的处理结果。比如,同一个“章”字,有的拆分为“立”和“早”,有的拆分为“音”和“十”;同一个“彬”字,有的定为左右结构,有的定为左中右结构;同一个“劣”字,有的归入“小”部,有的归入“力”部。这种缺乏统一的状况,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干扰,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还时常引发考试纠纷。
  笔者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常常受到这些问题困扰。解决这种困扰,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修订完善汉字字形标准,加紧制定和完善汉字属性标准。
  
  一、 汉字字形标准
  
  写字是学生的基本功,查字词典、使用计算机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学生在小学低年级主要是书写楷体字。目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只有宋体字形标准,楷体字形标准则是电子行业部门制定发布的,主要用于计算机字库制作。遗憾的是,这两种字体的字形标准都没有提供明确的字形规则,只有具体字样。同一汉字在不同字体中存在字形上的差异,同一类字在同一字体中也存在字形处理的不一致,规律性和系统性不强,使用者只能根据字样分析揣摩,不便理解和记忆,也很容易混淆。比如,“小”字的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则是点;宋体字中,“碧”左边的“王”末笔横变为提,同类情况的“琵琶”两个字的左“王”末笔横则不变;“美”字中“大”的首笔横比上横短,而“羹”字中“大”的首笔横则比上横长。
  教师在教学中对汉字字形的教学和要求宽严不一:有的要求学生严格把握区分;有的则含糊而过,不讲解也不要求,任学生跟着感觉书写。从汉字识字教学的角度说,应该让学生弄清汉字的微观字形;从写字的角度说,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可以放宽要求,不深究微观字形,只要书写得不影响辨认就可以。但是,从查阅工具书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角度说,又需要弄清汉字的微观字形。因为用笔画笔顺序查字典词典,用计算机形码输入法输入选字,都要依据具体的笔画笔形,否则会影响查字和输入。比如,“小”字的第二笔是点还是撇,关系到笔顺代码和形码输入码的不同,直接影响它在字词典中的排序和计算机中的输入。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掌握汉字字形,准确书写和应用汉字,现有的宋体字形标准和楷体字形标准应进行修订完善。标准中应明确规定汉字的字形规则,特别是横变提、横折钩变横折等变异规则,要照顾同一字体中字形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两种字体中同一个汉字的字形,如果能保持统一,则最为理想;如果不能完全统一,至少要在保持各自字体风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字形差异,并要明确规定其对应关系,以方便学习和掌握。
  学生在小学高年级以后主要是手写快笔字,就是人们常说的行楷字。行楷字是一个人终生需要写的字体。每个人都渴望写一手漂亮字,但每个人又不可能都花很多时间学写传统软笔书法字,更多的是写硬笔字。目前,中小学写字课上教师们各自参照传统书法教学,传统书法又缺少简化字的字样,使学生写出的字既缺乏规范,也不美观,往往只有自己能看懂。
  为了帮助学生从小练就一手既美观又准确、相互能够辨识的快笔字,应制定手写行楷字体标准。手写体标准不同于印刷体标准,主要是引导,不是限制,要求应宽松、灵活,最好每个字能推荐多个范例供选用。
  
  二、汉字属性标准
  
  中小学汉字识字教学中涉及的大量内容是关于汉字的笔画、笔顺、部件、部首、结构、字序等字形属性的。目前,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是依据宋体字形的汉字属性标准,已有笔画笔形、笔顺、部件、部首、字序方面的标准,还缺少结构标准。已发布的部首标准也还仅是草案,且没有归部方法,只有统一部首表,使得辞书编纂和计算机输入的汉字检索在汉字归部方面无法实现真正统一。所以,宋体字形的结构标准需要制定,部首标准则需要补充完善。
  许多语言文字应用领域对汉字属性标准都有需求,但是已发布的标准多数是针对信息处理,而不是针对汉字识字教学的,而这两个领域的需求是有区别的:汉字信息处理需要通过解析现代汉字,解决汉字的输入、存储、检索、传输问题;而识字教学则需要解析汉字的字源字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字源理据,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汉字。应该说,大部分属性标准,识字教学的可共用信息处理的,但部件、部首和结构方面的标准,识字教学的则不能共用信息处理的。所以,针对识字教学需要制定专门的部件和结构标准。
  依据楷体字形的属性标准,国家一直没有制定过。当然,大部分属性标准,楷体的可共用宋体的,但笔画笔形、笔顺、字序三个方面的标准,楷体的不能共用宋体的。比如,学生熟悉的楷体“小”字,第二笔分明是点,却不得不按宋体的撇来学习、记忆和查阅字词典,既麻烦又容易搞错。从学生学习、使用的角度说,还是需要依据楷体字形制定专门的标准。但制定两套标准,又会增加学习和使用负担。鉴于一个人在小学期间学习掌握的楷体字,一直会影响他对汉字属性的认识和理解,楷体的字形属性标准借用宋体的,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不适合于教育领域,而宋体的借用楷体的,对各领域基本都能适用,至少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从长远来说,汉字属性标准可只依据楷体字形制定一套。这样,既可减轻学习和使用负担,也可避免识字教学与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其他应用领域脱节。这也许是一条解决汉字属性标准根本问题的蹊径,值得尝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明天的希望。为使孩子们不再肩负沉重的汉字学习负担艰难跋涉,为使语文教师们不再面对众多的识字教学难题苦苦探寻,希望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能共同努力,尽快解决汉字字形及属性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