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 节




  记者:在新诗阅读方面,在历年高考阅读题里面有没有考查过新诗?
  吴思敬:曾经有过。用过郑敏先生的《金色的稻谷》。实际上郑敏被中学生知道,恰恰是因为这首诗被用在高考试题中。考完之后,诗评家与语文教师纷纷点评,最后还把《金色的稻谷》选进了中学教材。这也说明在高考题当中,包括语文练习当中,用一些新诗做阅读理解题目,对于新诗的普及是有作用的。
  记者:您是不是认为考题中出现新诗还远远不够,应该每年都有?
  吴思敬:对,把新诗作为阅读理解考题是非常适宜的,诗比较短,而且又往往比较含蓄。如果用散文、小说,则只能选一小段,抓住两三个关键点,而全篇就往往无法顾及了。
  记者:您觉得用什么方式考查比较合适呢?
  吴思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比如在诗歌中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段,有不同的意象呈现方式。另外,诗歌往往含有多层意思,它的表层含义一看就清楚,比如臧克家的《老马》,句句写的都是老马,可老马象征什么呢?诗人并没有明说。实际上,老马是中国社会苦难农民的象征。我们可以考查学生能不能通过《老马》的表层意象,看到它的深层内涵。
  记者:如果高考每年都考新诗,那么在命题方面会不会有难度?
  吴思敬: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就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很多新诗都可以用阅读理解这种方式进来。因为我们中学课本的篇目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语文教材都搞成新诗,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希望增加一些新诗的比例,也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干篇。
  通过开设选修课教学新诗,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这会使喜欢新诗的学生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多读一些。另外,也可以把新诗放进练习中。
  另外,还要取消高考作文不许写诗的限制。有些题目出来之后,学生肯定不会写成诗,或者他根本没法写成诗,就像我刚才说的,但有些抒情性的题目,为什么不可以用诗来写呢?
  
  新诗经典化与新诗普及教育
  
  记者:您怎么看待新诗进入中学教材与新诗的经典性问题?
  吴思敬:通常,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诗歌,应当是凝聚了人类的美好情感与智慧,可以引起不同时代读者的共鸣,内容上有一定的永恒性,艺术上有鲜明的独创性,能够穿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经受得住历史涤荡的优秀的诗歌文本。经典诗歌不是诗人自封的,也不是哪一位权威“钦赐”的,而是以诗歌文本为基础,在读者的反复阅读中,在批评家的反复阐释中,在政治体制、新闻出版、学校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建构而成的。经典的问题,和中学教材有一定关系。很多名篇选入中学教材之后,传播更广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经典化的过程。但是经典化又和整体的时代氛围、政治变迁、社会心理有很大关系。像《再别康桥》《雨巷》这样的诗篇,二三十年代被传诵一时,并被选进当时的语文教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环境中却被“去经典化”了。直到新时期,它们才又重新从历史的尘封中被挖掘出来,选进教材,恢复了在诗歌史上的经典位置。很多诗,在一定阶段内可能是经典,但是过了一段也可能“去经典化”,比如,“文革”期间教材选的有些诗现在就不再选了。
  记者:您觉得新诗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对整个新诗的创作有没有影响?
  吴思敬:当然会有影响。首先,年轻人,尤其是中学生和诗贴得最近。中学生写小说不是不可以,但小说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生活阅历。现在80后一些小作家只能写玄幻、科幻,把西方的动漫、科幻和身边的生活结合起来,文笔很好,想象力也很丰富,但是对于人性和哲理层面等非常深刻的东西,还是体会不了,写不出来。不过诗就不太一样了,中学生写诗歌,不见得要求有多么丰富的阅历,只要对内心、对世界有所感悟就可以。 像著名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中学阶段就显示出了写诗的才华,被当时的老诗人杰尔若文发现,后来成了伟大的诗人。现在很多诗人实际上就是中学的学历,比如朦胧诗人,因为他们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去插队或者到工厂,像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多多、芒克、林莽等,但是他们在那个阶段写出了非常好的诗。
  记者: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教新诗有没有一种普适性的原则?
  吴思敬:诗的阅读与欣赏要靠个人的领悟,但从教学角度来说,还是有一般的原则可以追寻的。比如说从文本的表层意思入手,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含义上。比较好的新诗,不是单纯地展示一下表层意象,它还暗示着什么,我们通常叫象征层面的含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把象征层面的含义挖掘出来。另外,围绕一首诗,有时候还需要介绍诗人的生平、个性和生活环境。再就是还会牵涉到诗人使用的创作方法、修辞手段,比如有些诗人把外国诗歌的艺术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讲的。对诗的理解和再创造,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有些大致的原则可循,但是具体到每首诗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读者自己去领悟,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再创造,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诗歌鉴赏心理》。这本书从阅读心理、鉴赏心理的角度,谈到了诗歌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诗歌鉴赏的心理条件、诗歌鉴赏的心理流程、诗歌鉴赏的心理状态,一直到鉴赏之后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是1987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2005年由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重新出版,可供参考。
  记者:可否为我们语文教师介绍一下目前诗歌界的一些近况?
  吴思敬:现在,诗歌界几乎每天都有活动。目前全国有十几家诗歌刊物,如《诗刊》《诗探索》《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潮》《诗林》《绿风》《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大众诗歌》《华夏诗报》《中国诗歌研究动态》《中外诗歌研究》等,这些都是公开、正式出版的,还有大量的民刊、民间诗报不下几百家。这些年来一些大学还成立了若干家专门的诗歌研究机构,如由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等。各诗刊编辑部与各研究中心经常举办诗会、笔会、改稿会、诗人采风、研讨会、对话会、朗诵会、诗歌颁奖会等活动。这几年各地还举办了大型诗歌节,几年前在安徽马鞍山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诗歌节 ;2007年青海省举办了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邀请了国外几十位诗人过来,国内有一百多位诗人与会,这是一次诗的盛会。另外,广东省诗歌节已经办了两次,一次在东莞,一次在珠海。2008年3月,四川罗江县举办了罗江诗歌节,过去农民都去赶集,结果在诗歌节那天,农民都去听诗歌朗诵,非常热烈,那里还建了一个中国诗歌博物馆,很现代、很漂亮,收集了大量的诗歌集、诗人手稿。这样的诗歌博物馆以及诗人纪念馆还有多处。从全国范围来看,基本上每天都有跟诗歌有关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跟语文教学是脱节的,跟语文教师是没有关系的,仿佛诗歌和教学是在不同的圈子里,所以也希望你们杂志能够刊登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帮助老师开阔视野。
  记者:好的。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