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有效策略之一:寻求契合点

作者:张灵毅




  编者按:如何寻找恰当的切入口来突破教学重难点,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师苦苦探索的话题。本期我们刊发《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有效策略之一:寻求契合点》一文,试图从寻求文章契合点的角度阐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同时刊发《〈荷花淀〉教学设计》和《巧用人物描写再现感人场景》两篇教学设计,具体阐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要寻求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有效策略,首先应考虑,对于文本而言,除了重难点确定的个体差异外,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质?
  答案是肯定的。文本阅读的“多元有界”理论给了我们答案。文本的多元解读必须有“界”,不能以无限的方式解读文本。然而,何为界,界在何处?我们认为,“界”即文本的精髓,是文本所呈现的有价值的可探寻的规律,它更倾向于文本解读的公共意义。而寻找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有效策略,就是在发现文本重难点共同特质的基础上,顺藤摸瓜,找准切入口,一举突破,进而实现对文本精要的把握和个性超越。
  这样的推想能否在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中得到证实呢?我们在语文出版社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开始了相应的探求。
  
  一、文本重难点的确定
  这套教材在单元“阅读与鉴赏”部分编选了四篇古文,分别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杜牧《阿房宫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勃《滕王阁序》(节选)。从学生学情和文本特征来看,这四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宜各有侧重。《兰亭集序》的重难点是梳理作者情感在“俯仰”之间的变化逻辑,理解文中传达的对生与死的思考。《阿房宫赋》的重难点是理解作者如何从远离自己的时代落笔,用想象的手法构筑富丽堂皇的阿房宫。《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的重难点是对“竹”文化意蕴的把握。《滕王阁序》的重难点是品评鉴赏山川景色之壮美,理解作者如何以骈文体式、壮丽之语抒写人生之感慨。
  当文本重难点确定之后,我们该如何突破呢?
  
  二、文本重难点的突破
  1. 寻找文本契合点
  细读文本,多番推敲,我们发现,看似重难点各异的四篇文章,其实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它们均是写景状物类文章,编者有意让它们一起构成“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人文主题,借此传递古典文化的意蕴和古老民族的智慧。再往深处揣摩,我们不难体悟蕴涵其中的生命情调、历史忧患意识、宇宙意识,等等。这些情怀的抒写章法何等相似,这不就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吗?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这不就是文本共有的表达特征吗?顺藤摸瓜,我们恍然大悟,要实现这种表达,从作者创作的路径来看,便是要达成作者所选取的对象(景物或人事)与他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情理或意趣)之间的巧妙契合,只有契合得自然才能成就这一篇篇美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另一方面——文本内部的契合。《兰亭集序》是兰亭盛会与生死感悟的契合,《阿房宫赋》是阿房宫与国家兴衰的契合,《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竹楼之妙与谪居之志的契合,《滕王阁序》是滕王阁之美与人生感怀的契合。我们有理由相信,作家创作的规律恰恰给我们提示了鉴赏的思路,提示了解读和突破文本重难点的方式,倘若我们能够顺利捕捉到这些契合点,那么我们就找到了突破阅读与鉴赏重难点的最佳切入口。
  这种探寻思路的可行性、有效性究竟如何,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再做相关考察。
  2. 探求契合实现突破
  (1)求契合,理逻辑。《兰亭集序》的契合落在人事与情理的结合上,兰亭集会乃人际盛会,与会者极尽畅叙之欢。由此联想到魏晋时期的人际交往方式,它们或晤言情怀或放浪形骸,虽形式不拘,但都指向了生命个体对生之乐的留恋,而留恋生之乐却又不得不面对“修短随化”的人生事实,实在让人有痛于心,悲从中来。然而生命有限,“死生亦大”,此情此理,古今一也。可见,人事与情理的契合在于尽言集会之乐,以感怀人生有限与生命可贵。这一探寻过程既包含了对作者情感逻辑的梳理,又达到了对文中所表露的生死观的认识。
  (2)求契合,品关键。《阿房宫赋》先写阿房宫规模大、歌舞盛、美人多、珍宝富,展示秦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最后,落笔于告诫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和六国破灭之覆辙,其契合点是否在景物、人事、情理之交汇处?我们抓住文中第3段来探求。“嗟乎”以下,“可怜焦士”以上,共推出六组排比兼对比句式,这一句式在景物、人事与情理之间搭建了桥梁。句式的前半句,取材阿房宫建筑所用,后半句取材民生之必需,其间兼有夸张、比喻,层层对比,重重铺垫,议论抒情,最后直逼秦统治的虚弱本质,为警诫当朝统治者做好铺垫。可见,对关键句段的品评分析,一方面既可以引导学生体悟赋体铺陈夸张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极写想象之中阿房宫的宏伟瑰丽,不是羡其奢华,而是显其奢靡之至,化为焦土之迅速,以给当朝统治者留下更大的警醒和震撼。
  (3)求契合,找文眼,探矛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写谪居情怀,着墨不多却情趣盎然、朴实动人。寻求此篇景物描写与意趣情理之契合,可以采用找文眼与探矛盾两种方法。先说找文眼,从全文看,文章先写竹楼成因、闲居之乐,再现竹楼风韵之妙,最后写自己志节之高。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当在此处:“……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其中“同志”乃志同道合之意。作者谪居此地,胸中还有何等志向?经上文探究,学生已能从作者“八年三黜”的遭际中见其顽强执著,从作者傲视权贵、自甘清贫的气节中见其正直耿介,这不正是“竹”的文化意蕴在作者精神上的折射吗?当我们在“竹”这一事物与“志”这一意蕴之间找到这一契合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接着,我们再顺势探究“朽”与“不朽”这一矛盾,可以发现“如竹之志”便是最好的提醒,“朽”乃针对竹的实用价值本身,而“不朽”显然是指向精神与气节的范畴,作者这样矛盾的表达既隐含着对连遭贬谪的愤懑,又表现了自己忘怀荣辱、寄情后人的豁达。契合点的探寻,让我们突破重难点的思路更为清楚了。
  (4)求契合,作比较。《滕王阁序》先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及所见山川美景,后抒写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其中景物、人事与情理的契合自然而又鲜明。但教材只编选了前面两个部分的景色描写,为此,我们补充学习了“遥襟甫畅”以下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那一个个典故中的憾恨与愤激。当探究结束时,学生深有感慨:“如果老师不补充后半截,我们还以为这是一篇纯粹的写景文章呢。”的确,如果没有后半截,学生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王勃与他的滕王阁,而有了“半篇”与“全篇”的比较,学生就能很快领悟文章景物描写与情理的契合。
  (5)求契合,练练笔。在单元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我们有意设计了一次作文练习:以“万物静观皆自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学生在这次习作中表现出了高昂的情绪,一些悟性较好的学生发问:是不是我们写文章,也要去寻求景物、人事与情理、意趣的契合点呢?这种阅读经验的积累与迁移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也表明在文本阅读中确实存在可供我们探索的有价值的规律,而它也正期待我们的开掘。可以说,有针对性的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重难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的读和写铺就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此,我们又联想开来,寻找契合点的策略其实不仅仅可以运用于经典古文的阅读教学,在其他体裁文本的教学中也应该有独特价值。以寻找契合点来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也绝不仅仅只有理逻辑、品关键、找文眼、探矛盾、作比较、练练笔等几种,还可以从明文体、讲规律、析文题、重诵读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收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