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从诵读走向涵泳

作者:刘占泉




  最近,从杂志上读到孙绍振先生的主张:“朗诵不可滥用”。他告诫人们,要看到诵读这种方法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性,须仔细辨识短长,避免走极端。
  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走极端的现象。先是偏重理性分析、机械迁移、烦琐训练,忽略了诵读、积累、感悟和联系生活体验省察。所学文本的经典程度不够,学习者的情感投入不足,语料积蓄不厚,语感积淀比较薄弱。这几年开始提倡读文学经典,加大感性学习的比重和力度,诵读之风比以往略盛一些。开口读,比不读要好,可若是仅仅满足于“放开喉咙读一通书”,读得“人声鼎沸”,学生在熟读之后缺少精思,教学效果还是会受到损害的。或者以为诵读万能,这恐怕又陷入极端了。
  譬如学习古典作品,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考虑精选篇目,依次走完三步:先疏通文字,再凭借“美读”逐渐进入“涵泳”,最后用写批注、札记、短评等方式发表感想,收获心得,使阅读成果得以凝聚。简而言之,疏通是基础,涵泳是关键,笔述是提炼;“从诵读走向涵泳”则是关键的关键,而笔述也很重要,能够使涵泳深化、细化,有利于反馈、检测与补偿。这三个步骤,大致呈现出一种比较完整的阅读过程。不同学段、不同班级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习侧重点。即便是初中生,依目前的水准来衡量,多数人独力走完全程大概也相当困难。但确定一个较高且较为合理的目标,总能引导一部分人先走一走,积累一些经验。
  从诵读到涵泳,这是提高阅读深度和精密度的一次跨越。正是在这个关键之处,重庆外国语学校的王君老师奉献出一份文言教学案例,为我们审视相关难题提供了一个参照,其中包含着新的探究思路。第一步,用约一课时来疏通文字、熟悉语料(朗读和背诵《爱莲说》《陋室铭》);第二步,穿插朗读,渐渐进入涵泳的层次,即通过揣摩关键语句,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感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第三步,主要由教师在结课前总结和阐发,之前学生也分散涉及了一些要点,但未能动笔归结、提炼涵泳成果,这似乎留下了遗憾。
  王君老师的教学立意清晰而有深度,基本教学框架也平正稳定,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进入涵泳的学习境界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下面仅举几个教学细节来体会其操作方式。
  例一,先后三次诵读《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那个长句,其间穿插品味语句,甚至让学生暂且把自己当成周敦颐来自道志趣,并比较与陶渊明的不同之处:
  生:陶渊明隐居避世了,我还坚守在官场。
  生:我是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是躲淤泥躲得远远的。
  (学生笑)
  师:……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这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诗人的个性理想有关,当然也和当时的背景有关。选择虽不同,但都显著有别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同样伟大。让我们再朗读一遍那流传千古的名句。
  (师生深情诵读“予独爱”一句)
  例二,在昭示了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具体背景之后,师生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他这样写是为了回击权贵,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你越要我活得不像一个人,我越要活得像一个人。
  生:……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顽强、乐观地生长……
  之后,师生凭借前期的文言语料积累,一起重温了相关文字,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教师道出了一组深情的排比句:“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后师生又一次背诵相关名言名句,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直至概括出本课教学的主题:“同学们,……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著,把兼济天下作为永远的追求。……正如刘禹锡曾吟诵过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群走在时代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
  课堂实录中记述了诸多教学细节,显示出在班级授课的环境里,执教者如何力求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出涵泳的效力,让学生通过咀嚼语句、体会文本内涵,去感受作者情怀,汲取精神力量。
  疏通文字和熟悉语料也需要诵读,但这主要是为进入涵泳而准备。在涵泳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诵读层次,从一般的讽诵变为美读,尤其推重个人的吟哦、揣摩、体验和感悟,即如孙绍振先生所言:“除了朗诵之外,个人自我体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这时需要的则是排除声音,让意识乃至潜意识处于一片静默之中,默诵,吟诵,单独地自我体悟,深入到潜意识里默识。”“口之发音是迅速的,而心之领悟是缓慢的,微妙的语义生成,需要一种‘精思’的‘静默’状态,从记忆深处调动语感的潜藏,在种种语境中加以比较,由感而悟。这是需要时间的,更是需要宁静的。”(《朗诵不可滥用》,《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期)的确,这种涵泳的学习状态涵盖着诵读,又大于诵读,其纯正与否、精微与否,往往决定着阅读质量。
  在班级授课的环境里,学习者个人的吟诵体悟、潜思默想常常被忽略,代之以齐诵、集体讨论乃至教师讲解。诵、议、讲等做法并非没有作用,但往往弱化了一个重要环节,缺失了一个基本落脚点,即由学生自己沉浸在涵泳的学习状态里,获得阅读体验和语感积淀。这层道理,古人早已悟到,有两句名言经常为人引用:“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熹语);“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曾国藩语)。而这种以心会文的涵泳之象,在语文课堂上很少见到。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亟待凭借教学实验和研究来寻找新路,实现从诵读到涵泳的成功跨越。
  在这个意义上反观王君老师的教学实录,我感到她对教学全程把握能力强,围绕教学主题、教学重点步步推进,沉稳中闪烁着灵动的光彩。疏通文字、熟读成诵在前,这是基础。把陶渊明与周敦颐进行比较,是转入教学整合之后的第一次蓄势,开始向涵泳与鉴赏的核心靠近。继而把陶渊明、周敦颐跟刘禹锡比较,逐渐逼近本课的“课核”,结论初步揭开后,引领学生放开思路,较为广泛地了解刘禹锡其人其诗、从政业绩和胸怀品格,乃至援引《岳阳楼记》的思想、语句加以归总,直至明晰涵泳与探究的焦点:“结合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可见,这个案例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教师采取整合比照的思路,为学生提高涵泳与探究的深度、精密度开拓空间,指示方向和基本路径,并搭设了可行的阶梯。这一大胆尝试,为在课堂教学环境里从诵读走向涵泳提供了经验。由此也证明了一条道理,即教师先要成为涵泳与探究的实践者,然后才有可能带领学生在经典的丛林中完成艰难而有趣的跋涉。对此,王君老师有清醒的认识,她说:“独立思考,不浅尝辄止,乃是上出有个性的课的必备条件。注重宏观俯瞰,加强整合意识,语文教学才可能有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王君老师教的这班学生,从初一开始便大量积累文言经典语料,并进行过多次整合、比照、涵泳与探究的教学实践。若没有这些积累,用两课时来教两篇文言作品,而且能够当堂熟读背诵、循着文理文辞积极探索古代仁人的心路与情怀,大概很难做到。即便如此,在初二年级做这类事情,也还是初步树立一种思想探索、语言学习路标,感受一种人文情怀,借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学习语文的兴味,相关的思想、文学、文献资料等复杂问题,只能留待将来由学生自己去继续扩展探索空间。此外,如何让涵泳变成学生的习惯,如何让涵泳与分析达成互补的关系,如何开发出更多、更灵活、更有实效的教学手段,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