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故都秋的“深味”

作者:孙 彧




  郁达夫《故都的秋》以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为文眼,抓住了这句话就可以最大效率地解读文本。一般的解读和教学设计往往认为这三个词分别表示了故都秋的三个特点。在带领学生逐个品味一番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
  师:故都秋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1:从文章开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知道他要写北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从哪里品味出这些特点的。
  生2:从“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感到了秋的清朗,从“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感到了秋的清凉,从掩映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的“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枣子颗儿感到了秋的清幽。
  生3:我觉得从“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踩上去“声音也没有”的槐树落蕊、到处可闻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中可以体会到北国秋的寂静。
  生4:牵牛花的“蓝朵”、枣子颗儿的“淡绿微黄的颜色”可以让人体会出淡淡的忧郁和凄凉,从一夜之间出现的落蕊、不停地嘶叫的衰弱的蝉声,还有从闲人“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微叹中传递出生命已逝、将逝、正逝的悲凉。
  师:我们现在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将这句话再朗读一下。从其他方面,如表达方法或意义上,看看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它还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生5:重复了三次“来得”,显得语调舒缓,增加了浓浓的抒情色彩,每重复一次,感情就好像加重了一次。似乎作者是在用整个心灵感受故都的秋后,意味深长地写出了这三个词,带领读者顺着这三个“来得”走进他那清、静、悲凉的世界。
  师:对三个“来得”很有感受。还有其他看法吗?
  生6:我觉得“特别”二字是作者有意要将故都的秋天与其他地方的秋区别开来,以显示故都秋清、静、悲凉的味道比起其他地方要更浓更醇。
  生7:我觉得清、静、悲凉这三个词的出现顺序应该也是作者有意为之。
  师:有意为之?
  生7:是的。我觉得“清”是第一层特点。北国秋“清”的特点是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获得的,而“静”和“悲凉”的特点则是要通过心灵去体验、感受的。清、静、悲凉是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安排的。
  生8:我的理解是,“清”是秋天景物的客观特点,“清”加上“静”就出现了幽深美妙的意境,而“悲凉”则是人对自然界或人生产生的思考和感悟。所以这三个特点是由客观到主观逐层深入的。
  师:几位同学切入的角度不同,但都很有道理。我感觉尽管看法各异,但异中有同,那就是认为清、静、悲凉这三个特点分别属于不同层次,清、静是处于表层,也有人认为静是中间层次,而“悲凉”是北国秋天最深层次的特点。能用文章的相关内容予以印证吗?
  生8:比如早晨庭院里的秋景,从天色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到日光到蓝朵,都给人清闲、清静的感觉,这是通过视觉、听觉便能获得的。作者也是心情闲适、心境平和,比如他描写自己的动词“细数、静对”,都说明他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郁闷一扫而光,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接下来他议论花的颜色和设想秋草陪衬的画面,是对现实画面的想象,比起前面庭院景色的描写有更多忧郁凄凉的味道,是发自心灵的感受。
  师:作者在表现这最深的秋味时采用的方法与表现清、静的秋味时有什么不同吗?
  生9:我认为作者的一些想象、联想应该是为了烘托北国悲凉的秋味。比如关于秋草陪衬蓝朵的画面的想象;还有在我最喜欢的写落蕊的那段,里面也有浓浓的悲凉的味道,光一个落蕊的“落”字,就足够悲凉了。
  师:名物中体现出悲凉,又是一个角度。不过我想追问一下:写落蕊的那段里有没有利用想象或联想来烘托悲凉的秋味的语句呢?
  生9:有的。主要是他对落蕊的扫痕作了一番议论:“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我觉得很少有人会从扫痕中想得这么多、这么深,领悟到某些自然和人生规律,所以故都秋的悲凉之味更突出地体现在作者的想象、联想和议论之中。
  生10:我觉得作者在第12段中联想到了很多中外咏秋的诗文,其用意也是突出悲凉的秋味。因为作者在这一段最后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里他在“味”前面加了“深”字,说的就是在清静的味道内中蕴藏着悲凉的味道。
  师:你很善于发现遣词用字上的变化。确实,这篇文章其他地方写到的都是“秋味”,而唯独这里作者特意点出“秋的深味”,以示特指。作者在这段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他提到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这些文章我们都学过,对这两位文豪也有一些了解,你能结合自己读这些文章的感受谈谈你对“中国的秋的深味”的理解吗?
  生10:欧阳修的这篇赋里表达的是他人生迟暮的悲凉,苏轼《赤壁赋》对自然伟大而个人渺小的悲凉的感慨比较多,这些悲凉的感触都是由秋引发的。
  师:是的,对于秋,感慨因人而异,但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却是一样的,这也正是“中国的秋的深味”的“深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