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一个人物的两个自我
作者:孙绍振
作为结局的环节脱落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省略导致情节不完整,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算不算一个缺点呢?如果恰当,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优点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情节最根本的功能是什么。许多老师都知道,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取决于人物个性心理刻画。问题的关键在于,情节是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一般来说,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在这四个环节中,哪个环节最能表现人物呢?从理论上说,应该是高潮最能表现人物。在玛蒂尔德得知自己付出十年青春代价的项链是假货时,她的内心已经表现得很充分了。有了这个高潮,人物的欢乐和悲哀突然获得了一种新的意味,也就是反讽的意味。第一,虚荣的落空。之所以要付出十年青春这样重大的代价,原因就是以为它是真货,一旦发现是假货,就显得荒谬、可笑、可悲。此后,哪怕是在经济上得到补偿,甚至在精神上有所安慰,也失去了意义。第二,这个代价本来是迫不得已的,甚至表现了人物的坚强,但是假货却使这种付出变成了无谓而又无奈,变成了对人物内心深处坚强的嘲弄。导致如此重大牺牲却只是为了在晚会上出一次风头,这个代价就不是假货的代价,而是风头的、虚荣的代价,是人物的自我折磨。
这个高潮之所以深邃,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家充分描写了失去项链以后,主人公辛苦劳碌的“英雄”的十年。这十年,应该是作者表现的重点,但作者并没有花多少笔墨。相反,作为重点表现的却是当年舞会上大出风头的一幕:是原先的她,十分虚荣,爱出风头。出风头的特点,就是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优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对此,文章大笔浓墨,写得相当细致。以星期日为中心的十天左右的事情,用了两千字以上篇幅,尽情地展示主人公心理层次的丰富变幻:
第一层次:在得到晚会的邀请之初,因为没有华丽的服装而用“恼怒的眼睛”瞧着丈夫,继而又是哭泣和悲痛。
第二层次:丈夫把全部积蓄都奉献出来订制衣服以后,她又为没有相应的首饰而郁闷、不安、忧愁,为“在阔太太中间露穷酸相”而预感到“难堪”。
第三层次:想出了借首饰的主意:惊喜—高兴得心跳,手发抖—出神、迟疑—狂热地亲吻……
第四层次:在舞会上的成功。作家营造了一个情绪的高潮。
不过是几天工夫,就花了这么多的笔墨,而十年时间却只有这么几句:
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便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
她懂得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用肥皂洗衬衣,洗抹布,晾在绳子上。每天早晨,她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再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走上一层楼,就站住喘气。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店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月月都得还一批旧债,借一些新债,这样来延缓清偿的时日。
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
对十年的苦难写得十分概括,没有场面的展示,只有简洁的叙述。从语言的驾驭来说,这是需要气魄,也是需要功力的。
本来表现一个人物十年的辛劳和艰难,作家至少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正面写这十年,那将耗费很大篇幅。第二种是一笔带过:十年过去了,路瓦栽夫人青春消逝,老了,她变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的、耐劳的妇女。但过分简括,就可能简单了,就可能变成简陋了。作家则在叙述中用了细节:迁移住所,住小阁楼;油腻的盆沿锅底磨粗了粉嫩的手指;洗衬衣,洗抹布,晾在绳子上;提水,走一层楼就喘气;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争价钱。
这就不是简陋而是简练了,因为这些细节是精选的,带着鲜明的特点,有着强大的召唤能量。读者不难感受到这十年对路瓦栽夫人的重大影响。
如此简练,是小说的重点吗?好像不是。如果真是重点,应该大笔浓墨呀。但这并不妨碍它动人。动人的奥秘何在?关键在于,这不是一般的对比,而是两个极端的反衬:最初追求时髦、高雅、风头,其特点是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出人头地,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进入更高一层的社交领域,而后来却遗忘高雅的追求,甘于贫贱,只讲世俗的实用,不在乎粗野,唯一的考虑是节约,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一个为了一条项链而煞费心机的妇女,居然变得如此世俗、粗野,和小说开头所展示的刻意追求高贵,判若两人。这是一种对比,动人之处就在这种对比中,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对比,而是结构上的对称。结构的功能大于要素之和,结构性质的对比,是整体性的,但实际进入对比程序的,却不是全部,而是人物内心的极端化的两极。在极端的这一侧是:
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一方面是如此的爱慕虚荣,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看成最大的幸福和光荣;另一方面则是艰苦备尝,完全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适合短篇小说的文体要求,以少胜多,以最有特点、最有想象冲击力的内涵,刺激读者的想象,召唤读者的经验,迫使读者把两极之间的心灵的体验补充出来。在数十篇分析《项链》的文章中,这一点似乎还没有给以足够的注意。原因在于,许多作者离开了作品的艺术追求,对人物进行所谓分析,往往并不能充分到位。一些解读文章认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虚荣的、追求享乐的女人,一心向往着往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高层爬,她的虚荣是她精神贫乏的表现,莫泊桑尖锐地讽刺了这一点。还有解读者认为小说指明了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唯一的出路只是饰物。而另一些解读者则认为,她追求自身的幸福是她的权利;她爱美,这无可厚非;她“单纯”,因而她不辨真假;她“勇毅”,面对残酷的困境,不气馁,不悲观,不走歪门邪道,更不出卖自己美丽动人的容貌,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