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很X很Y”语模与“很”的新功能
作者:蔡 晓
伴随着“很黄很暴力”的流行,“很X很Y”语模应运而生,其中X一般为单音词,Y一般为双音词,也有个别X为双音词或Y为短语的。
一、“很X很Y”中“X”与“Y”的词性及其语义关系
从语法性质上看,几乎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进入这一语模。
如“很傻很天真、很火很独特、很新很先进、很好很强大”中,“傻、天真、火、独特、新、先进、好、强大”都是形容词。“很该很必要、很恼很沮丧”中“该”“必要”为情态动词,“恼”“沮丧”为动词。“很都很统一”中“都”为副词,“统一”为动词。“很二很弱智、很三很有缘、很二很十四(指情人节)”中“二、三、十四”为数词。“很玄很时代”中的“时代”是名词。从出现的频率看,形容词占绝大多数,其他词类数量相对少些,这跟“很”的功能有关,因为“很”是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是其常规功能。
“X”与“Y”的语义关系大致可以分为相类、相对、关联、加合几种:
1.相类关系又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X与Y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另一种是X与Y的附加意义为同一类属,如都具有褒义或贬义等,其词汇意义则没有相同之处。
前者如:
(1)高考就像5000米长跑,跑到最后1圈的时候,真的很累很疲倦,这时候更需要毅力和实力。(人民网教育频道2008年2月29日)
另外还有“很乐很高兴、很帅很英俊、很靓很时尚、很红很喜庆、很乖很懂事、很该很必要、很抠很小气、很傻很白痴、很傻很幼稚”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词汇意义一致,使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复说得以强化。
后者如:
(2)我们对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将有更多的期许——明天中国的互联网,一定会很美很绿色、很棒很健康、很好很强大!(《南方都市报》2008年2月23日)
“美”和“绿色”、“棒”和“健康”、“好”和“强大”词汇意义都不相同,但都是褒义词,表达了说话人的美好愿望。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全很详细、很美很女人、很小很轻便、很新很先进、很好很舒服;很俗很泼妇、很黄很淫荡、很丑很封建、很臭很荒唐”等,这些短语中的X和Y词汇意义都不相同,但都是对同一事件或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自己好的或不好的看法,它们表述角度一致,在语义上形成互补。
2.相对关系也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X与Y的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可以视为反义词。另一种是X与Y分属正反两个方面,是因为某种语境使它们具有了对立的意义。
前者如:
(3)不管你现在怎么看我,觉得我写的东西是否很假很真实,我都不在意了。(百度博客2008年2月19日)
另外还有“很难很容易、很好很糟糕、很浅很深、很复杂很简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X和Y词义相反,通过对立的语义表现心情的矛盾或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这类短语所占比例最小。
后者如:
(4)名人出书,很烂很畅销(标题)(《云南日报》2008年1月16日)
“烂”和“畅销”在词义上本不存在对立关系,但由于上下文语境的存在,使“烂”和“畅销”作为对立的双方出现,形成反差,引人眼球,从而使读者印象深刻。与此类似的还有“很穷很快乐、很肥很快乐、很闲很缺钱、很小很强大、很短很真诚”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人们的共享知识背景里,本来这样的原因不该是这样的结果,但在特定的背景或特殊的语境下却偏偏是这样的结果。
3.关联关系指X和Y语义上相互关联,以因果关系居多。如:
(5)“很土很吃亏”的面试标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这可能会让有的考生滋生羡慕富贵,贪图享乐,追求虚荣的思想。(《半岛都市报》2008年2月27日)
与此类似的还有“很灾很难民、很毒很要命、很困很想睡、很穷很郁闷、很累很难受、很惨很可怜、很傻很可笑”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X的存在是Y出现的原因。虽用语不多,但因果关系明了,信息量充分,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4.加合关系指X加Y可以构成一种固定组合。如:
(6)不久前的艳照门,让我们见识了香港娱乐圈很黄很暴力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八卦一下香港娱乐圈很黑很社会的一面。(科技资讯网2008年3月9日)
除此之外还有“很恒很源祥、很白很内障、很没很意思、很老很油条、很坏很社会、很奥很特曼、很大很长今”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借助人们对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共知信息,把本来没有评价色彩的专有名词人为地分割,用调侃的语气表达作者对这一问题或现象的评价和态度。
二、“很X很Y”中“很”的新功能
1.完句功能
如果没有“很”的存在,X与Y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语法上不能搭配、语义上不能自足的,当然也就谈不上成句了。“很”对于这个语模的语义自足是不可或缺的。再看一个例子:
(7)甲:你啊,很胖很富态。乙:我爱听。那你呢?甲:很瘦很健康。乙:也不错啊。我说的段子?甲:很黄很暴力。乙:啊?甲:不是,很贫很三俗。乙:呵!有好话没有。甲:有啊。比如你们单位男同事都夸你……乙:什么?甲:很抠很小气。乙:嗯?他们那是嫉妒,因为女同事都对我好,都说我……甲:很烦很讨厌。乙:咳!一句好词儿没有。甲:他们不说你好,你女朋友说你好啊。乙:是啊。她说我什么?甲:很坏很流氓!(相声小段《网络流行语》)
这段相声里一共出现了7个“很X很Y”,都是独立成句,如果没有“很”的存在,即使有上下文语境,X与Y也不能组合,更谈不上成句了。
2.连接功能
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8)一个13岁小学生的“很黄很暴力”,让2008年的网络又热闹不已。许多网友在回帖时称,想知道xxx当时查什么资料,看见的是哪个网站。有网友认为,一个网页能又黄又暴力基本不可能,因为SM网站不仅少而且很难找,一个上网找资料的小学生又怎能轻易找到?(新浪博客2008年1月7日)
这是新浪博客上网友对CCTV所播画面和内容的评论,从上面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网友对“很黄很暴力”的关注,并不在于“黄”和“暴力”程度的高低,而主要是“兼有”的可能性,网友实际上是把“很X很Y”中的“很……很……”跟“又……又……”同等看待了,把它当成了表并列的连词。
关于副词的连接功能,其实早有学者注意到,张谊生先生在《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中指出:“在以往的句法分析中,人们总是把那些位于主语之后的副词称作状语或谓语修饰语……但很少考虑到这些副词的超越句子的承上启下的连接功能。有时,即使注意到了某些副词具有一定的关联功能,可还是不愿承认副词具有普遍的连接功能,或者将它们归入连词,或者将它们算作副连兼类词。其实,在我们看来,具有连接功能是现代汉语副词的基本功能之一。”
3.焦点标记功能
张伯江、方梅通过对预设的分析区别了句子的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认为汉语里除韵律手段外,标记词标示对比成分是表现对比焦点的句法手段,并且给出确认标记词应遵循的原则:“(一)作为标记成分,它自身不负载实在的意义,因此,不可能带对比重音。(二)标记词的作用在于标示其后成分的焦点身份,所以它后面的成分总是在语音上的凸显的成分。(三)标记词不是句子线性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因此它被省略掉以后句子依然成立。”根据以上理论我们来观察汉语副词“很”的用法,可以发现,一般来讲,“很”在语言结构中做状语,在语义上表程度深,要重读。但“很X很Y”结构中的“很”却相对要轻读,其表程度的意义弱化,而且“很”后的成分不但是结构重心,也是语义重心,几乎都要重读。这就说明人们在使用这种结构的时候,只是要利用这种流行结构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这种句式激活人们共享文化背景知识中的对比项来传达新信息,并不在于程度的高低。虽然“很”在这里不是羡余成分,在这种结构中不是可有可无的,但其作为焦点标记词的特征是相当明显的,因为“很”的存在在更多意义上是为了彰显后面的焦点信息。
4.整合功能
这一点和这种句式的生成能力有关,“很”要求后面的成分具有程度性,一般都不重复使用。但“很X很Y”语模却不受此限制,它甚至可以把没有任何关联的两种事物、现象或属性整合起来:
(9)那些年头我活得很累很混蛋(网络小说名)
(10)官方人员对本次专业测试活动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总结,一份很赞很另类,全部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专业测试总结报告闪亮登场!(网游先锋bbs2008年2月19日)
5.彰显强化功能
一些固定结构因为套用“很X很Y”而被人为拆开,“很”后的成分得以彰显。如上文提到的“很黑很社会”“很恒很源祥”。从语义上说,这种“很X很Y”等于“很XY”,但由于两个“很”把固定结构分开了,所以原词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得到了强化,讽刺意味就比原表达更明显了。
三、结语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但网络语言也是一面镜子,它能以最快最直观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变化。对网络语言加以了解、记录和研究,对我们研究语言变异,掌握语言动态,洞察社会心态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资料:
〔1〕郝立新《“不A不B”四字格成语中A与B的语义关系及修辞作用》,《修辞学习》2007年第6期。
〔2〕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张谊生《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语言研究》1996年第1期。
〔4〕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