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温故知新

作者:饶杰腾




  《中学生》自1947年第1号开始特设“国文学习谈”专栏,由孙起孟、庞翔勋主笔,分期连载,计有《课本·语言·文字》①、《从国文学习观点谈报章杂志阅读》②、《选本的阅读》③、《课外书的阅读》④、《看戏与国文学习》⑤、《在全面生活中学习》⑥等6篇。后辑成《学习国文的新路》一书,叶圣陶为之作序,序云:“(这本书)对于学习国文,我认为他们说的是个正当适宜的开端。末了一篇叫做《在全面生活中学习》,这个题目揭出了全书的宗旨。学习国文不是为了博得‘读书’的美名,学习国文不是为了做个‘能文之士’。为了生活,为了要求生活的充实,不能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着手学习,可惜抱这样见解的国文老师不怎么多,不然,大家依据这样见解指导他们的学生,我国的国文教学可以改观了。对于看了这本书的,我还想提醒一句:必须把两位先生说的一一实践,才可以养成吸收与发表的好习惯。”
  
  国文学习的中心目标,在使我们能把握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是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的。我们拿这种工具干什么?
  第一是把别人的话,时代不同的人的话看得明白,一如他们自己;
  第二是把自己的话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别人的明白一如我们自己。
  什么是有效的方法呢?自动——自己用脑,自己动手。③
  学习国文的眼光不要限在几本教科书里,要向广大的领域里去找材料,求进步!
  国文学习决不可以光注意文字,忽视了语言。
  随时随地有话听,随时随地便等于有文章读。
  说着学着,学着说着:这是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①
  国文科的阅读课内书是为了阅读课外书。
  我们主张这样的点—线—面的读法,点是需要,线代表一门一门读物有系统的发展,到了面,可以说已经是“豁然贯通”。我们主张阅读、感应、写作三者合一。
  阅是默默的看,读是朗朗的念。写侧重对读物的“再现”,作侧重在读后自己的“表现”。④
  阅读的对象是书籍,写作的成品是文章。这两头都离不开人类的生活,供人阅读的书籍从生活中来,写成的文章投向生活中去。阅读使我们理解生活的现实及变化的规律,写作则使我们把握生活的将来,冀求可能化为现实,理想见诸行动。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