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
作者:曹继强
一、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流变与现状
从现代诗歌教育和教学的发展轨迹、趋势来看,教科书中现代诗歌部分是不断得到加强和充实的。
1.作品数量逐渐增加
同过去仅选择诸如《有的人》《回延安》等有限名家诗作的情况相比,现行教科书确有很大改观。有人曾统计,上世纪末教科书中有9首现代诗。现行人教版教科书中,除七年级上册1篇泰戈尔的散文诗、1篇冰心的散文诗,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篇散文诗(或准散文诗)、1篇诗剧片段,人们通常观念中的(分行体)现代诗歌达到21首(不包括课后练习、阅读等中的作品)。
2.年代和内容有所拓展
上世纪末教科书的现代诗基本上都是70年代以前的,其中50年代的占了绝大部分,如20年代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抗战时期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50年代公刘的《致黄浦江》、贺敬之的《回延安》《桂林山水歌》、艾青的《给乌兰诺娃》,60年代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70年代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而现行教科书则包括了舒婷、江河、王家新等朦胧诗人和余光中、郑愁予等台湾诗人这些具有新时期特征的诗人的作品。
3.功能和意义发生变化
从单纯、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拓展到强化审美、丰富情感、彰显人性等多向度多层面的人文精神育化。有文章指出,新选入的课文,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时代性更强(如流沙河的《理想》)、贴近学生生活(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反映了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突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应该说,这种评价基本上概括了现代教科书的某些特点和变化,也肯定了教科书在过去基础上的改良。
二、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价值考量
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语文教育观,以一种怎样的现代诗歌教育立场,对现行教科书的现代诗歌部分进行价值考量呢?我以为,还是应从语言和文学这两个关键词出发。现代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现代诗歌教育必然要以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为主体,兼具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品格教育之功能。林语堂说:“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同样适用于现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教育,教科书要让人体悟诗歌的精神价值,可以观照生命、张扬人性、折射灵魂。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编选标准及价值评估,应立足于诗歌的审美立场和艺术规律。
具体到初中现代诗歌教学,教科书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基础,给他们提供作品,使他们初步认识现代诗歌这一文学门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培养艺术想象力,育化自由的性情与品格,达到对诗性思维和诗歌语言的领悟,提高诗歌审美鉴赏能力。现实地说,对初中生进行现代诗歌教育首先应该从直观材料出发,从阅读诗歌作品出发,让他们从生命中自觉和醒悟,使他们能够直接领略到诗歌的美,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深化的诗歌教育。这就要求诗歌的选材要接近学生的认识能力。什么样的诗既能体现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又符合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是否具备这些特点,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明确尺度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对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进行价值考量和判定。可以肯定,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1.基本遵循了诗歌的审美要求
现行教科书中的部分诗歌满足了上述价值需求,它们从诗性思维出发,运用有别于一般散文的诗歌语言,呈现了现代诗歌的美感和价值。像《秋天》(何其芳)、《星星变奏曲》(江河)、《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黑人谈河流》(休斯)等,语言及结构上具有现代诗歌特有的构成方式和韵味,有比较鲜明的诗歌意象,可以调动人们的想象力,容易让人从现实的空间进入诗意的空间,到达诗歌的审美之境。同时,这些诗歌也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质、情感诉求和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要求。编选这些诗作,无疑会对培育学生的审美品格和审美能力产生较大的作用。
2.内容和形式相对丰富
现行教科书中诗歌取材相对丰富,从形式或体裁上让学生直观地初步认识诗歌这一门类。从排列形式上看,这些诗歌有的是分行及韵律体,有的是散文诗体;从来源上看,有的是国内创作的新诗,有的是翻译的外国诗。如教科书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安排在《诗两首》之下,提供了分行诗歌之外的另一种诗体概念。传统诗歌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韵律,教科书中诸多的分行诗歌,呈现出现代诗歌强调意境而可以无韵的特征。教科书还采用某些主题来划分这些诗歌,如言志、季节、科学、咏物、爱国、动物等,这样的归类是否合理,则另当别论。
3.体例完整和较具针对性
教科书除了课文主体,课后还设置了“研讨和练习”,其作用应该是启发和帮助学生进入诗歌,建立欣赏诗歌的思维路径,以至把握诗歌的构成规律。一部分练习中的问题确实可以起到将学生引入诗歌内部的作用。如《乡愁》中的研讨与练习,先后提出几个问题,分别是:1.思考“乡愁”的含义;2.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3.与席慕蓉的同题诗比较。还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后练习,要求仿照课文,在原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这些问题既有助于对诗歌精神作整体性的观照和把握,也有助于对诗歌语言的学习与领悟,不但拓宽了阅读面,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领悟理解。“仿写”更是一个通过还原诗歌创作过程来把握诗歌构成方式的好方法。这些方式既符合一般的教育教学法则与规律,也符合诗歌内在的审美规律。
客观地说,在目前整个文化体系忽视现代诗歌,使诗歌边缘化的情况下,教科书能够以相当大的篇幅编选现代诗歌,收入一定数量优秀诗人的代表性作品,对现代诗歌的普及功不可没,对未来现代诗歌的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弊病与缺失
尽管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数量已经比较可观,但其视野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所选诗歌质量参差不齐,对中学生的针对性还不很强。
1.编选视角的模糊与偏颇
教科书的编选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一种清晰准确的编选思想和主导意识,对诗歌的特征、规律把握不准。从诗歌的分布情况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部分都是散文诗(或准散文诗),教科书非但没有明确这种诗的类型,而且同时还编入了诗剧《雷电颂》片段,造成了文体上的混乱。教科书有意采用某些主题作为类型划分标准,这些貌似有序的布局体现了编选思想的混乱,如将《华南虎》这样一首揭示命运与人性的诗,与其他偏重动物知识的文章编在一个单元,有些不伦不类。
2.体例和设计导致教学的偏差
教科书的体例和设计会对教学方法产生影响。现代诗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大多仍强调诗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甚至提出某些匪夷所思的问题。如《华南虎》后的一道练习针对诗句“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提问:“观众为什么是‘可怜而可笑’的?”这样的问题对理解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只能让学生丧失诗性思维,更加远离诗歌精神。教师仍然会按照主题鲜明、思想突出、文从字顺的思路解读,按照僵化的理性的教学方式授课,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识记层面,通过分析大量词句,千方百计去追究诗歌的大意及主题,最终只能步入非诗的教学轨道。教科书的设计造成了教与学过程中的逐字逐句分析,用语法、修辞硬套,最终将诗意诗境分析殆尽。诗歌的神韵意境需要感应与领悟,最忌过度拆解分析。诗歌教学急需回归到诗性教育的审美立场,教科书首先应当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体例和设计便至关重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