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叠音交响 情思绵长

作者:孟祥英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已入选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叠音词语的使用是此文的一大特色,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形式多样。文章通过对叠音词语的灵活运用,营造出凄楚的意境,抒写出思乡之愁、现代文明之忧及青春逝去之怅惘……可谓叠音交响,情思绵长。本文试对文中叠音词语的使用情况加以考察,一方面揭示汉语叠音词形式丰富的特点,另一方面展示余光中先生散文的语言魅力。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之一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和带有叠音形式的词,而且叠音形式多样化”。〔1〕在《听听那冷雨》中叠音词的形式主要有:
  1.AA式:有48个,占总数的60%,如“潇潇”“冉冉”“纭纭”,如“斜斜”“听听”“簇簇”。
  2.ABB式:有6个,占总数的7.5%,如“白茫茫”“灰蒙蒙”“绿油油”。
  3.AABB式:有18个,占总数的22.5%,如“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滂滂沱沱”。
  此外,文中还有一类特别的叠音词语,它们是作者独创的。
  1.ABABAB式:即“淅沥淅沥淅沥”,是把拟声词“淅沥”重叠三次排列组合而成的。
  2.AABBAA式:即“轻轻重重轻轻”和“滴滴点点滴滴”,是在双音节词“轻重”和“点滴”的基础上形成的。
  3.AABBCC式:即“清清爽爽新新”和“细细琐琐屑屑”。
  4.AABBABB式:即“忐忐忑忑忐忑忑”,是在双音节词“忐忑”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上形式中,一类是具有普遍性的,如“潇潇”“白茫茫”“点点滴滴”等,可称之为语言的叠音词语;另一类是作者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来的,如“清清爽爽新新”等,可称之为言语的叠音词语。
  从叠音词语在全文的分布来看,全文共4152个字,所使用的叠音词语达到99个(重复的计算在内),平均每40个字左右就有1例。可见,叠音词语在文中使用密度较大,使用频率较高。“文中大量地叠用汉字,间以平仄声韵的配合、韵辙的错落,增添了余音绕梁的回环复叠美。”〔2〕同时,展示出余光中先生作为“文字的魔术师”的一面。
  这些叠音词语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使音韵和谐,意境雅致。叠音词语是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有着独特的韵味和表情达意的作用,文章对叠音词语恰到好处的使用,使语言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使意境优美雅致,诗意荡漾。应该说,叠音词语所独有的美学旨趣,恰恰满足了余光中对散文韵律美的追求。
  如:“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五个叠音词语间隔使用,点明春寒料峭的季节特点,把“冷雨”之状,天地混沌之态,简笔勾勒而出,且凄凉、凄清、凄迷、凄楚之意境在开头就由几个叠音词点染而成,文字干净,极富表现力。
  再如:“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风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形容词“斜斜”用得很精致,在同一句中用了两次,一面做定语修饰中心语“西北风”,一面做谓语陈述主语“西北风”,让人联想到“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巧用古诗词,雅致和谐,诗意顿生。
  其次,使雨声缠绵,心声悱恻。叠音词语的使用,使主体的情感表达多了一份缠绵悱恻与含蓄委婉,雨是点点滴滴,情是丝丝缕缕,物质空间的声响与内心世界喧哗的悲音和谐共鸣,融合无间。文章没有直白的语言呈现,没有赤裸的情感流露,所有的情感和思绪都融在或淅沥或滂沱的雨声中,一切都自然天成,了无痕迹。如:“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用“远远近近”“一张张”展现屋顶的层次感,让人感觉整个城市的屋顶就是一架架等待被演奏的乐器;用“细细密密”“滴滴点点滴滴”绘出雨声的疏密有致和高低起伏;而仿“摇摇欲坠”造出的“摇摇欲睡”,新颖而适切,使人恍若回到童年,烂漫、温馨、梦幻。
  借雨抒思乡之愁: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几个叠音动词分别诉诸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且从逻辑上来讲,“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构成一种递进关系,作者一点一点地去亲近冷雨,同时也表达出急于亲近故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情,而这种亲近能够取得靠近你(冷雨)、温暖我(作者)的效果,是疗治乡愁的一剂良方。
  借雨抒现代文明之忧:如“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啾啾”“咯咯”“唧唧”三个拟声叠音词连用,使人联想,让人感叹,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丛林中,现代文明的双刃之剑无情地斩断了自然界优美的欢鸣,失声的、哑口的现实世界让人怀想古老文明里的美妙声韵。
  借雨抒青春逝去之怅惘:如“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淋淋漓漓”展雨之态,“凉凉甜甜”写雨之味,此句暗示:青春就是狂放不羁,青春就是甜甜蜜蜜,青春就是浪漫得不可思议。然而在“三轮车的时代”过去之后,在“上班下班,上学放学”的人流里,伞不再盛开,雨不再浪漫,空气中弥漫的是让人怅惘的失意。
  最后,巧妙过渡,衔接语篇。作者对叠音词语大量而巧妙的使用,使它在文章整体结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巧妙过渡:如“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霏霏”形容雨之状,“想入非非”形容人之情,“霏霏”与“非非”同音,“霏霏”在此句中发生了转类,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读来音韵和谐,且具古典诗韵。由雨之“霏霏”而“想入非非”,客体之景引发主体之情,景与情的转换自然天成,巧妙无间。同时,也自然地完成了空间的转移,由眼前由此地转入对渺远的历史、遥远的故土和绵长不绝的乡愁的抒写。
  衔接语篇:这一作用主要由“听听那冷雨”这一语句来承担。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听听那冷雨”与“听那冷雨”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动词“听”重叠为“听听”,属于词的重叠构形,其基本的词汇意义不变,但增加了表示尝试的语法意义和诗歌般的韵味。同时,文中分别在第5段、第7段、第11段、第15段(即文末)先后四次使用这一语句。“在整篇文章中多次反复运用‘听听那冷雨’除了突出语意外,就是为了通篇文章不同的段落、不同的话题上下衔接,前后语意贯通。”〔3〕也就是说,这一语句的使用绝非简单重复,它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整篇文章紧紧围绕“听听那冷雨”这一核心,最后又以该句作为收束,与题目遥相呼应,最终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给人一气呵成、余音袅袅之感。可以说,余光中对叠音词语的娴熟使用达到了“复而不厌,而不乱矣”(顾炎武语)的高妙境界。
  
  〔1〕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2〕原新梅《汉字·冷雨·乡愁——〈听听那冷雨〉中的汉字之美》,《汉字文化》2003年第1期。
  〔3〕孟建安《叠音袅袅,异彩纷呈——论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复叠修辞文本》,《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