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从“手”入手,解读孔乙己

作者:李 凤




  手是人体最敏感的感觉器官之一。在表现人物年龄、职业、生活境遇、思想性格等方面,手往往比脸和眼睛或其他部位更直接、更真实、更坦白、更深刻。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鲁迅是写人的高手,是画“手”的圣手。他抓住孔乙己的“手”,以小见大,创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的文学形象。因此,在课堂上解读孔乙己时,我引导学生从“手”入手。
  学生首先细细品读文中描写手的文字,给出简要的评点。然后在研读、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分享。
  王颖说:从外形上看,长指甲和又脏又破的长衫一样显示着孔乙己读书人的身份,透着四体不勤、好逸恶劳的斯文迂腐气息。“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敲”“蘸”写出了孔乙己兴奋、热切的心情,折射出他对由读书走上仕途经济的向往和迷恋。孔乙己逐渐张狂起来的情绪,最终在小伙计“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和“毫不热心”的冷淡中跌落。孔乙己不能和大人们谈天,大人们打他的脸,揭他的短;孩子们也不需要他:“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的慌张和迂腐,同样透着这份凄凉;“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孩子们感兴趣的是他碟子里的豆,而不是他孔乙己。他在别人心目中丝毫没有地位,是个善良的孤独者。世人对不幸者的凉薄可见一斑。
  缪淼侃侃而谈:鲁迅对孔乙己手的动态描写很深刻。鲁迅从孔乙己的行动中,从他和人们的关系中,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时机,通过特定的场合,凸现了孔乙己手的某些特征,给我很强烈的震撼。孔乙己本有一双巧手,写得一手好字,替人家抄书过活。但不争气的他竟然长出第三只手,偶然做些偷窃的事。难得手头宽裕一点时,他就去酒店。“排出”九文大钱的招式,连同他读书人的优越感一并铺排开来,但是这套招式难以掩盖他的心虚,也无法转移酒客的注意力。钱未排定,酒未入口,孔乙己担心的事就发生了。酒客就是要置孔乙己于痛苦和难堪的境地,达到寻欢之目的。在践踏尊严的环境中,孔乙己只有用“排”来自我炫耀、自我慰藉,借酒来麻醉自己,解脱痛苦,其自欺欺人的性格自然表露。
  “两位的发言很有见地,大家继续。”我鼓励道。
  徐晓京提出:从“排”到“摸”,写出了付酒钱时手的动态变化,力透纸背,写尽人生苦况,体现了断腿后的孔乙己的悲惨境遇,记载了他独特的悲剧人生。
  周艳泓慷慨陈词:“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写了“伏辩”,还是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其实已经蜕变成爬行动物了。手的功能的异化,表明孔乙己从人到非人的异化,这种变化令人瞠目结舌。可孔乙己毕竟是人,鲁迅不忍以“爬”代“走”,他心中的忧愤和不平何其深广。嗜酒成性、至死不悟的孔乙己,即使到了穷途末路,仍要爬来“摸”钱喝酒,这更为撼人心魄,读书人的斯文彻底扫地,封建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形象定格在现代文学的长廊里。
  “孔乙己走了,在颓唐‘摸’出最后四文大钱喝光老酒之后,坐着,用这留着长指甲、写得一笔好字、潇洒‘排’过九文大钱、兴奋‘敲’过柜台、张皇‘罩’过碟子、写过‘伏辩’的手慢慢地走了。”我边说边板书,“鲁迅先生寥寥数笔,使人物神情毕肖,本性显露无遗。孔乙己的精神特质,使他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鲁迅对人物观察的细微精妙,描摹的精彩传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对鲁迅小有研究的张凯悦将课堂延展开去:精准而真实的描写,首先取决于作者对生活、对人物的敏锐的观察。“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呈现的是六一公公质朴、爽朗的本色。“两手搭在髀间”是杨二嫂“圆规”的造型。“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是痨病鬼华小栓特有的病态。
  施悠悠补充说:《故乡》中的闰土“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手的变化,不仅仅是年龄带来的,这里分明留着生活劳顿、精神摧残的痕迹。鲁迅在写人时,总是联系其遭遇,把外形的变化和精神面貌的变化结合起来。
  彭亮一拍脑门:对呀对呀,姜孟之细致描摹林业工人张迎善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一双“奇”手,颂扬的是他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品质。
  酷爱电影的徐可举《黄土地》为例:在主人公翠巧的洞房里,我们没有看到翠巧年老的丈夫的样子,只看到了他的一只手。那是一只黑黑的、布满皱纹的、粗糙的、老人的手,它与翠巧年轻的生命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导演陈凯歌似乎在告诉观众,只需要用一只“手”,就足以诉说翠巧逃离与反抗的理由。
  ……
  这节课,学生心中沉睡的体验被激活。他们说,初读作品时感到可笑,但从“手”入手,细细品味,慢慢思索,互动交流,分享思想,大有收益。
  说不完的鲁迅,道不尽的孔乙己。以“手”为抓手,无疑找到了打开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学生用这把钥匙去解读孔乙己,进而解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解读他人的作品,解读其他艺术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