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成语释疑:不得而知

作者:李小军 朱习文




  中学读书,每当看到书上说某人对某事“不得而知”时,总油然生出一股敬意,觉得这人咋这样厉害,不去了解、获得就知道了,真是具有极高的分析、预测能力。这种状况保持了很久,而后越来越怀疑,于是一查词典,才知“不得而知”的意思原来是“无从知道”,而自己却把意思弄反了。但是,心中的疑惑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越发不解:“不得而知”的意思怎么是“无从知道”呢?
  以上是困扰笔者多年的一个小问题,现在看来有点幼稚可笑,不过细一思量,还真有可琢磨处。汉语成语中不乏“不A而B”的例子,如“不辞而别”“不欢而散”“不劳而获”“不谋而合”“不寒而栗”“不期而会”“不约而同”“不言而喻”,这些成语的语义重心都在最后一个字上。如“不辞而别”指分别了,其方式为“不告辞”;“不欢而散”指散了,并且闹得很不愉快;“不劳而获”指获得了,却没有付出劳动;其余可依此类推。也就是说,成语“不A而B”中的“B”是中心语,“不A”是状语,表方式或状态,修饰“B”,“而”是连词,“不A而B”即“状语+中心语”结构。但是“不得而知”与其他“不A而B”式却不同,“不得”不是“知”的状语,“不得而知”也不是指知道了,恰恰相反,指不知道。笔者误解“不得而知”的语义正是犯了以其他“不A而B”式类推“不得而知”的毛病。
  那么“不得而知”与其他“不A而B”式成语的区别具体在哪里呢?原来,“不得而知”中的“得”并非动词“得到”的意思,而是一个助动词“能够”,“不得而知”也就是“不得知”,即“不能够知道”;而其他“不A而B”中的“A”都是普通的动词或形容词,表方式或状态。也就是说“不得而知”在表面上与其他“不A而B”式一样,但是因为“A”不同,深层结构也随之不同。
  但是问题又来了:既然“不得而知”就是“不能够知道”的意思,相当于“不得知”,那么为什么不说成“不得知”,而偏说成更复杂的“不得而知”呢?从我们收集到的语料来看,“不得知”汉代就出现了。如:
  (1)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史记·吴王濞列传》)
  (2)无世而无圣,或不得知也;无国而无士,或弗能得也。(贾谊《新书》)
  而“不得而知”出现的时间晚得多,唐代才见其用例。如:
  (3)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韩愈《争臣论》)
  (4)其州署人各随州旧定无制,亦不得而知也。(唐·杜佑《通典·职官》)
  实际上,“不得而知”就是“不得知”中间添加“而”而来。汉语成语一般为四字格,且多是在其他短语、句子的基础上增删字数或在典故的基础上提炼而成。在“不得知”中间添加“而”构成“不得而知”,句法上完全可行,因为在语汇和结构中添加衬音词或连词,汉语中向来不乏其例,比如《左传》中的人名“尹公佗”到了《孟子》中就成了“尹公之佗”,《论衡》中的“会稽山”在《淮南子》中作“会稽之山”。“而”字也是如此,如:
  (5)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左传·僖公八年》)
  (6)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同一书中同样表假设的“死”,人和动词“死”之间有无“而”,意思相同。
  在“不得知”中添加“而”构成成语“不得而知”更主要的还是汉语韵律上的需要。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显示,汉语的自然音步是双音节,再长就是“四字格”(参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载《中国语文》1998年第1期),而三音节在韵律上就远不如双音节和四字格和谐、顺畅。这也是汉语词汇中双音节、四字格要远远多于三音节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要把“不得知”说成“不得而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得而知”用例越来越多,而“不得知”却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这也表明“不得而知”在韵律上更有优势,因而人们更乐于使用。比如《朱子语类》中“不得知”只2例,“不得而知”却有5例。如:
  (7)常人褊迫,但闻得些善言,写得些文字,便自宝藏之,以为己物,皆他人所不得知者,成甚模样!(《朱子语类·论语二》)
  (8)只据子张所问底事,未知是出于至诚恻怛,未知是未能无私,孔子皆不得而知。(《朱子语类·论语十一》)
  我们对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了检索,发现“不得而知”的用例也要远远多于“不得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不得而知”与“不得知”两者有渊源关系,但是两者结构却并不相同,因而在用法上也略有差异。“不得知”是短语“不得+知”,“不得而知”却是成语。汉语成语后一般不能再接宾语,短语“不得知”却可以。如:
  (9)故天地开辟以来,常有此厄也,人皆不得知之。(东汉《太平经·己部》)
  造成两者结构差异的仍是韵律上的原因,“不得而知”这样的四字格音节和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凝固为一个整体——成语,而“不得知”却结构较散,所以一直没有凝固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