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作者:蔡伟胜




  与最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相比,今年的文言文试题从文本选择、题型题量、设题角度及要点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把追求新异作为目的,可以说这一板块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最具信度的一部分。这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也是考试政策持续性的表现。但18套试卷也在这种大的趋势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出地区间的不同特点,其中不乏令人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从文本选择与设题形式两个方面对今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文本选择
  
  18套考题中,有4套涉及课程改革实验区,涉及的相关省份有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这18套试题文言文考查部分的选文、题型及赋分大致情况如下表:
  
  从上面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年文言文试题选文体裁多样,形式丰富,为我们文言文阅读教学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其导向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与以往相比,今年选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史记》《汉书》独盛的局面已经不再(仅北京卷选文出自《汉书》),甚至正史的比重也在减少,先秦诸子散文、宋明时期文人作品有所增加。
  2.选文体裁更加丰富,有史传类作品,有文言小说,有序文,有墓志铭、“记”,还有论说类作品。这些文章以写人叙事为主,故事情节相对集中,词语不求藻饰,抒情议论不空泛玄奥,大都是比较浅显的文言文,考生读来难度较为适宜。这符合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将论说文选入高考试卷的,2006年有3套,2007年有5套,今年仅天津卷选文《墨子·兼爱》是论说类散文。既然高中教材有一定数量的论说类文章,将这样的文章选入高考试卷也是无可非议的。《兼爱》为墨家经典作品,蕴涵了墨家学派深刻的思想,与叙述人物事件的选文相比,难度要大一些。
  3.叙述类选文除极少数篇目(如《白居易传》)略显消沉外,多是积极阳刚的作品,主人公为人或孝友,或机智;为官或勇敢果断,或勤政廉明。如山东卷中友爱互助的张诚兄弟,四川卷中孝悌忠义的郑濂,全国卷Ⅰ中刚正不阿的廖刚等,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其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湖南试卷把选文的版本出处详细、明确标出来,这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一种开放精神的体现。
  4.选择文言文考查篇目时往往遵循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史传类传主往往不是历史上特别著名的人物,论说、笔记文章作者也不是特别知名的作家。这些让考生在阅读时有一种陌生感,这也是命题时应有的原则,今年高考文言文篇目的选择总的来说仍然遵循了这一原则。浙江卷《白居易传》传主是学生很熟悉的,学生在学习白居易作品时,肯定会对作者生平事迹有所了解,其出处为《唐才子传》,许多学生对该书还比较陌生。
  另外,文言文所赋分数2006年在18~22分之间,2007年在18~29分之间,今年则在19~29分之间,若加上默写内容,分值则还要平均加上3分左右。较之以往,文言文分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文言文试题的比重差异较大,总的来说课改区和上海市试题中文言试题分值相对要多些。
  
  二、设题形式
  
  试题仍然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一)客观题
  形式基本固定,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实词、虚词、理解与分析、筛选与概括。
  1.实词考查是所有试卷都涉及的内容。今年的实词考查覆盖面广,词语重复率低,考生平时要有必要的词语积累,有较大的阅读量。18套试卷共考查了78个词,其中仅有“说”字在辽宁卷与重庆卷重复出现。浙江卷的“致仕”一词因前些时候某知名作家的错误解释而让社会普遍知其正确含义,相信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学生会很轻松地得出正确答案: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上海卷则以“解词”的形式考查实词,考生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选择,这样的形式要求考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明晰,解答更准确: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人谁肯矣()
  (2)其必()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4)侃率之以乘城()
  江西卷文言文第二个选择题考查词类活用,也可归入实词用法考查范围:
  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这是今年唯一一道单独设题的词类活用试题,“郑人病之”为试卷选文中的句子,选项A、C、D都是教材中的句子,B项则是《论语》中的名句,这样的考查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在立足课内的同时适当涉猎课外内容。
  2.文言句式考查在客观题中出现的有两份试卷,即广东卷和浙江卷(去年仅见于北京卷)。
  广东卷: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浙江卷: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考纲明确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和成分省略。了解文言句式及古代词语的用法,对学生学习浅易文言文、认识古代语言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3.将文言虚词单独设题的试卷有全国卷Ⅱ(实词与虚词同一小题)、广东卷、福建卷、北京卷、浙江卷、安徽卷、山东卷、上海卷及天津卷,共涉及“因、与、以、于、而、乎、乃、所(所以)、微、相、其、何、焉、为、但”15个词,覆盖范围较广,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有“以”,共出现6次,“之”“因”“而”各出现3次。较之去年单词出现频率(2007年“以”出现11次、“于”7次、“而”“之”各6次)大大降低。“微、相”(北京卷)及“但”(全国卷Ⅱ)不在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列。考查虚词的题目一般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并列,让学生比较并选出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因为虚词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样设题可以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语境分析与实际运用上,并且可以考查同一虚词的多种用法。
  4.所有试卷都设置了一道(组)旨在考查学生全面把握文章的题目,具体形式为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等。近几年来这类题目形式少有变化,这显示出命题者的共识,即文言文阅读首先必须读懂文章,对选文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没有读懂原文的情况下,无法完成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更无法概括文章的思想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主观题
  主观题能够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一道试题往往能从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特点以及对文章的理解等多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并能够考查考生深入认识文本的能力、文言文阅读综合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近年来,文言文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值超过了客观题,形式也有了一定的创新。尤其上海卷,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形式最为多样。
  1.这18套试卷无一不涉及文言翻译,分值在8~10分之间。需要翻译的句子一般就在选文之中,也有另选句子让考生翻译的。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文言文翻译题,对考生的要求相对高些,这样的考查更为全面,往往涉及文言文教学的多项内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