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两岸四地教师、学生、学者和作者共话《听听那冷雨》

作者:魏本亚




  2008年3月24日,两岸四地的教师、学生、学者和作者相聚在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州一中许亚冰老师执教了《听听那冷雨》一课,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的学者评点了这节课,《听听那冷雨》的作者余光中先生答疑并点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者、教师与作者、学生与作者的多元对话,加深了大家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反思这次校本研究活动,对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积极意义。
  
  一、疑义相与析
  
  许亚冰老师执教的这节鉴赏课表现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学生从语言、文化、主旨和感情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新见迭出。两岸四地的学者评点课堂教学,课文作者指点课堂释疑答难,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萧萧(台湾学者):余光中的诗文一直是编写教材的热门题材,初高中每个阶段必选。这堂教学研讨课很成功,应该是评讲课的延伸。课外问题讨论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内容、写作技巧和相关其他作家作品的探讨等,有互动对话。在台湾中学如果教这篇课文,可能会从题解入手,然后作者介绍、课文梳理等,之后再像刚才这堂课那样讨论。这节课的讨论说明同学们课内外解读了余先生的许多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所谈的东西很全面,在台湾,只有最好的学校才有这样的水平。当然有些细节还需要探讨,如题目的讨论。《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听、冷”等几个字就值得好好研究。“雨”,入声字,表现一种悲凉、悲痛的情感。为何选用“冷”字,重视听觉,故讲解时应注重音韵学的讲解。这就是为何只选“冷雨”这么疼痛的两个字。“冷雨”同时又有切肤之感,冷冷的,是声音延伸,是情意发展的感受。所以说“听、听、那、冷、雨”这五个字本身就是文章摘要之摘要,研究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上,而要在五个方面展开。
  林焕彰(香港学者):从这节研究课来看,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探讨都很在行。学生读书、品文花了很多工夫。我对中学教学没什么经验,只能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很长,大陆作为高一课文,幅度可能有点长。在两岸四地的语文教学中,大陆领先,学生语文程度高,学生阅读经验丰富。两岸四地的语文教材编写趋向是根据情意多一点的原则来取材,文学作品故而很多,感染力强,学生易受感动。现代文多以美文呈现,表现成就高,词语优美,很能打动读者。文学作品多入选课文是有益的,但是文学性渐强,教师负担也加重了,需要扩大阅读量,对文本、作者以及其他作品都要有所了解。刚才的语文教师经验丰富,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郑振伟(澳门学者):这堂研究课很精彩。通过对话实现课堂互动,这就要求老师的控制力很强。在刚才这节课上,老师似乎有点被动。在澳门如果上这种课的话,老师一般先分组,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到一组,然后提出讨论要求,如写作特点、思想内容等。学生会从有无创新的角度来考虑。老师规定讨论时间,然后学生报告,老师总结。在今天这堂课中,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反而显得有点被动。在澳门,课堂讨论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教材,比如音乐、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是不宜过多。
  余光中(课文作者):听了这节课,我很感动。身为作者,我的感受更多。《听听那冷雨》写于40年前,当时我40岁,离开大陆20多年,正是写《乡愁》《乡愁四韵》之后的第四年。那时我虽40岁,但生命中已经失去很多东西。我在沦陷区流亡,后来到上海,母亲带着我坐船经过香港、温州、云南等地,到重庆与父亲会合。我远离家乡,那些在一起做游戏的朋友忽然不见了。如今,我却真的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失去了许多朋友!我在四川读中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玩得很好,整天吃住都在一起,算是“死党”吧,后来,这些朋友也都不见了!内战之后,我去香港、台湾等地,我在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朋友们、同学们也都~个个不见了!我失去的太多太多!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朋友、亲戚、同学、母亲一个个离我而去,心境沧桑,心里自然有无数的哀愁。后来关于以前同学的报道也偶尔知道,然而却很看淡了。想起我中学时候的良师,爱好古典诗文,总喜欢写点古诗文,吟诵给我们听。在中学时代,能有如此良师,实在难能可贵,民族文化就在这样的良师指导下传承下去,我们应该重视老师的作用。
  徐州一中的学生问“为什么是黑白片,而不是彩色片,历史不是丰富多彩的吗”。同学们的回答是对的。台湾雨季长,大雨小雨下个不停,雨季无色彩,灰扑扑的,像灰美人来了,所以是黑白片。同时两岸阻隔,无法交流,无法知道大陆的情况,况且那时正在闹“文革”,怕“文革”来到台湾,担惊受怕,心情抑郁,所以又是黑白的。那时又有外国记者拍中国片,是关于中国农民、中国山水的,看到这些景象后,我心里的失落是双重的,母亲去世了,大陆,我是回不去了,过去的那些好朋友也不见了。故乡的屋是有瓦的,灰色却温馨,图案美丽有如波浪,雨点落在瓦上,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美的,然而,这也丢了。台北是长高了,故乡却失落了,亲人却失落了,进入了工业时代文化却失落了。
  许老师有年轻母性独特的吸引力,故而学生喜欢她,喜欢上她的课。我想,在现在的教育中,读者应该是主流,书上的插图太多,反而不好,大陆的教科书插图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台湾的教科书只有两种单元:古典文学和新文学。大陆教科书除了这两部分以外,还有世界文学,包括世界各地的儿歌、民谣和短篇小说等,从小就培养孩子一个世界观,这是好事。台湾的教材,或许可以加些世界文学。
  陈洪(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今天许亚冰老师上了一堂研讨课,教师带领学生读文、品文、悟文,新见迭出。课堂书声琅琅,思维活跃,学生的创造性阅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我在故我思
  
  作为此次活动的策划者和参与者,我为许亚冰老师勇于实践新课程理念而高兴,为徐州一中高一学生的创造性解读而高兴,为两岸四地学者关注语文课堂教学而欢呼。在高兴与欢呼之后,我们对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有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第一,鉴赏文本。关注个性化,是否还需关注文本的共性基础?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本节研究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20位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了这篇文章,展示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这种变革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学生有了言说的权利。学生提出过于关注语言技巧会冲淡散文的特质,历史不应是黑白片而应是彩色片等都是非常有见地的。但是,我们也面临这样的困惑,即关注个性化阅读是必要的,我们是否还要关注共性基础?萧萧先生提出“听听那冷雨”可以分解为“听、听、那、冷、雨”,每一个要素都有独特的含义,如果只抓住“听听”来鉴赏,那么“那冷雨”就没有很好的把握。萧萧先生提出的确实是高中阅读鉴赏课面临的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认真思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