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关于轻声的若干疑难问题

作者:朱宏一




  轻声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使用频率却比较高。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05年公布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用字总表》的统计,使用率最高的词是轻声词“的”,另一个轻声词“了”也排在第七位。在教学中也是很早就必须涉及轻声,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在一年级第一册“汉语拼音”第3课中就出现了轻声词,并在其《教师教学用书》“资料袋”中根据有关文献作了浅显的介绍。
  作为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轻声”的概念1922年就已由赵元任先生在其《国语罗马字研究》中提出,赵先生在其一系列论著中(如1929年的《北平语调研究》、1959年的《语言问题》、1968年的A Grammar of Spokenchinese)对轻声现象作了深入阐述。其后,罗常培、林焘、林茂灿,曹剑芬等对轻声的性质及声学特征、轻声与语法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讨。1990年以后,有关轻声的论文更多的是对轻声词规范问题的探讨。
  前贤们关于轻声研究的成绩无疑是卓著的,但也毋庸讳言,仍有不少疑难问题诸家看法不一。劲松2001年在其《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序中尖锐地指出:“普通话的轻声现象可以说是难题中的难题,无论在性质、功能和规范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意见不一,不利于普通话的教学、推广和研究。”
  有关轻声的疑难问题,至少有以下这些:
  1 轻声是什么?
  轻声的特点是在语句或词中读得又轻又短,声调变化特殊: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在阴阳上去后分别读成半低、中、半高和低调: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它到底是一种变调,还是一种声调,或者一种弱读现象呢?这在学界就有分歧了。
  罗常培、王均先生在1957年出版的《普通语音学纲要》中指出,轻声是一种变调,但变调只受声调环境影响,而轻声除此之外还跟音高、音长和音强有关系,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变调。之后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绝大多数都采用这种观点。李小凡2006年在其《汉语方言的轻声变调》一文中进一步指出轻声是一种“音义变调”,与“重叠变调”“小称变调”等处于同一层次。
  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轻声实际上是语流中的一种弱读,这一点早在1926年后觉的《国语声调研究》中就已提出,并为扎多延柯、林茂灿、曾剑芬等的语音实验所证实,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赞同。北大中文系的《现代汉语》教材也采用这种观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轻声就是阴阳上去之外的第五种声调,其主要理由是有些单字(如“了”“吗”“的”)似乎永远只读轻声。这种观点很少人支持,但近年又有人重提。
  我们认为,说轻声是一种弱读现象或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都没问题,只是两种观点的视角不同罢了:前者是从音节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声调的角度说的,但弱读是轻声的本质。弱读的原因,从语义上看主要是意轻而致音轻;从声学上看,主要是音长比较短而致音轻。因为轻声出现的环境是字组连读,但与一般的连读变调又有所不同,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由于声调是指单字调,而任何一个单字单念时必会在字调上表现为阴阳上去四声,即使是在字调上比较特殊的语气词、叹词,也具有与四声相同的音高走势,所以轻声不具备声调资格,不能认为轻声是第五种声调。
  2 命名上应该使用“轻声”还是“轻音”?
  将这种词语中的弱读现象叫做“轻声”和“轻音”的都有,前者如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后者如高名凯先生、林焘先生。赵元任先生的著作中“轻声”和“轻音”都用,各高校中文系教材也一样。
  照理,名异而实同,本无关紧要。正像土豆这种东西,你叫它马铃薯也一样。“轻声”这一叫法至今仍是主流,但为什么还要另取他名呢?林焘先生说,叫“轻声”,容易与声调混淆;叫轻音,能明示弱读的本质。所以他是一直使用“轻音”这一叫法的。
  林先生的解释自然很精辟,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叫轻音,也容易与一般轻读现象相混淆(详见下文)。所以倒不如顺从习惯,仍名之为“轻声”:
  3 轻声与一般轻读有什么不同?
  轻声与一般的轻读不同。这一点大家都承认。但具体有什么不同?可能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学者认为,轻声是读得最轻的音,又轻又短以致失去原有调值,形成特有的调值;而一般轻读则读得较轻较短,还保持着原有调值,
  这种解释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正像一位播音员所说的,操作性差:怎样才是最轻,怎样才是较轻,不好断定,总不能带着精密语音仪器测量啊。实际上,一般的轻读(如量词“个”)有时也能读得很轻很短,甚至失去原字调,特别是语速较快时。
  我们认为,轻声与一般轻读最大的区别是稳固性不同。轻声很稳固,即使是在强调时也读轻声,失去原字调;而一般轻读则不稳固,强调时即“原调毕露”。如“坐上去”中的复合趋向补语“上去”轻读,甚至可以读得像轻声一样,但是,在“坐不上去”中就“原调毕露”了;而轻声词“明白”中的“白”,无论是在“听明白”中还是在“听不明白”中,无论强调时还是非强调时都稳固地失去原字调,读轻声特有的调值。
  轻声与一般轻读的区别决定了它们在语句中标注形式的不同:前者注轻声,后者注原调。目前有许多图书,甚至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外汉语教材,在拼音标注时将一般轻读(如“坐上去”的“上去”)泣同轻声,这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