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也谈“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
作者:周保华
思想而奋力鼓吹的孔子。
从具体的段落来看。孔子的阐述思维严密,义正词严。力量强大。在第二节。孔子连续运用了引用、类比和比喻等论证手法,将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所应负的责任阐述得具体而清晰,将他们的托词彻底击穿。第三节,在直接掀开冉有、季路狡辩的面纱后,孔子先正面阐述自己仁德的治国之道,再与冉有、季路错误的行为作对比,使弟子们的严重错误无处遁形,最后再精辟地、极有预见性地指出季氏的险恶用心,以告诫和警醒弟子。至此,弟子们还不惭愧万分、幡然醒悟?朱熹《四书集注》在《论语》这章后引洪氏注曰:“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为,必以告于夫子。则‘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洪氏此注为朱子所重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因疑探文
孔子“均”“和”“安”及“修文德”的理想政治影响华夏几千年,直至今日,我们阅读《季》文仍常常为之感动。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别的收获吗?孙绍振教授说:“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语文建设》2008年第3期)满足于“文本与外部对象的统一性”分析虽未必完全无效。但至少是收获单一。扣住“文本的矛盾”来分析文本确实是精辟的见解,当为我们这些一线语文老师所铭记。《季》文三组驳论性对话显示的就是孔子与其学生冉有、季路在对待“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情上的矛盾,扣住这组矛盾的发生和发展就扣住了本文学习的核心。但是,还有一些矛盾也是值得探究的,这将丰富和加深我们的理解。
比如,《季》文所呈现的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就有让人疑惑之处。我们平时所知的孔子是位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长者,如《论语》开篇《学而》所表现出的长者风范、君子风范。但是他在这里对待两位学生怎么有些声色俱厉呢?
学生会有此一疑,教者不妨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进一步思考: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探究,学生会发现,开始时,孔子的责备还是委婉的。如“无乃尔过是与”,因为本段重在批评季氏。但冉有、季路“夫子欲之”的辩解使孔子不满,批评也变得严肃而直接了。等到冉有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就看清了他们支持季氏的真实意图,而且发现他们前后言辞矛盾、心口不一,于是变得非常愤怒。这种愤怒,我们可以从孔子对冉有一再直呼其名,以及“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样的句子里强烈地感受到,更可以从后文关于治国方略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孔子是为弟子们口是心非、巧言强辩的伪君子行径而愤怒,是,为弟子违背他的谆谆教诲、背叛他的德政思想而愤怒。更是为自己的思想为世人所弃,甚至也为自己的弟子所弃而痛心。
类似的情景,《论语》中还有不少。比如《子路篇》,孔子认为治国必先正名。子路却批评老师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就责他“野哉,由也!”然后详细阐述自己必先正名的思想。孔子的愤怒不仅仅是因子路的无礼,更是因为子路对自己思想的背弃。
在这里,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孔子的严师形象,更有当仁不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精神。
这样的疑惑,文中还有不少。要是教者能抓住矛盾,因势利导,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那么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不是更加丰富和深刻吗?抓住矛盾,因疑探文,是非常有教学魅力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