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平实地导向“元读”
作者:陈日亮
首先是教学内容明确而集中。我在这里没用“教学目标”这个概念,因为历来所谓的“教学目标”大多虚而无当,很难具体评判它是不是已经达到,达到了什么程度。“目标”用于课程则可,落实到具体的课文,到底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教这个内容、学生是否从所教的内容中真正获益,乃是评价一节课的聚焦点。多年来,课文的教学目标大多都要和课程的三维目标对号入座。我认为未必恰当。语文课“不知道教什么”的问题近来已引起广泛警觉,恐怕与“目标虚化泛化”不无关系。《再别康桥》究竟应该教什么,孟老师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他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诗歌的特殊性,即通过诵读与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这个意境,也就是诗人在与康桥的短暂惜别中,所交融于景物之中的挚爱与依恋的复杂情感。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太肤浅。但是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深刻的吗?难道只有读出徐志摩对民主自由理想的追求,或对美的创造的无限向往,才是深刻而丰富的吗?再有,就是把诗歌的形式美。例如节奏的参差错落又舒缓有致、句子的重叠复沓而又回环变化,甚至还有什么“建筑美”“绘画美”等作为教学重点。就一定可以摆脱肤浅感知吗?我所知道的孟全波老师,他的教学特点,是不事渲染,也不张扬的(且作铺张扬厉讲),要渲染张扬,他可是有这方面的才华和本事的,而他只是力求把课上得真实、扎实、朴实,认认真真把文本的原生价值教出来。他一直在小心地引导,细心地听取,捕捉学生接近诗歌原旨的个人感受,无论或深或浅,导向始终如一,就是要让学生各自尽可能地读出诗人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留恋”,这也就是芏荣生教授所强调的。必须使学生“相对学得透彻些”。
其次,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教师既能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导读,又注意在细节的点拨中体现“导”的技巧。《再别康桥》这首诗只有六个诗节。完全顺着节序教下去亦未尝不可,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导入课文很讲究,又仿佛很随意,选了一首通俗的谐趣小诗轻松引出话题,而后介绍诗人的康桥情结,很快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各自选择诗节或诗句进行阅读点评,展开讨论。从最早的一位评说“那榆阴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到最后一位品味“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启发互动的过程中,不曾刻意安排,却已将每一个诗节都“过”了一遍,这也很符合诗歌鉴赏的个体化选择和自主探究的课改精神。我当然不是说孟全波老师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得十分完美。无可挑剔。我只是认可他于尊重与耐心之中。体现出一种把握教学流程的自在与从容,因为他本可以有更多的主观介入,但他还是尽量把时间留给了学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处细心的点拨:一是“新娘”的“新”。一般来说,这里只要能读出以新婚俏丽比喻夕照中柳树之美也就可以了,但是孟老师却能顺势把学生的感悟引导到让他们读出“虽旧犹新”的依恋之情,甚至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发现,既符合多元解读的原则,又是出于因势利导,而不是强加,这就很成功。其次是思考“寻梦”后面为什么用了一个问号。至少,在我听过不下十节的平常课和观摩课中。我总是不解。为何教师竟无不忽略了这非同寻常的一问。虽然课上教师与学生对它最终的理解感悟仍有可商酌之处,但是“我要不要去寻梦”“怎样去寻梦”的问题提出,却是至关重要。也是意味深长的。因这小小的一个问号。牵连和透露出的是徐志摩此番告别康桥的全部诗心!诗人轻悄悄地来重温旧梦,最后又轻悄悄地遗梦而去,于怀恋与眷顾之中流露出缱绻而又洒脱的心情。在此后的两个诗节中,生发得最为充分,虽然还应该有更细致深入的揣摩。而教师能够注意及此,表明其语感是相当敏锐的。只是在度的掌握上。略欠火候罢了。
再一点是,由于教学内容的定位准确而集中,以及教学手法的放松而自在,最终便容易走近诗歌的原旨,对于全诗感情基调的把握,也就比较准确。在这一节课上,几乎没有听到像多数评析文章所津津乐道的,也是师生通常不假思索、张口即来的所谓“惜别的感伤与忧愁”之类的空话套话。所有诸如此类关于离情别绪的现成语。都是脱离了文本。是从既定的习惯记忆中轻易取出的“标准答案”。这原是一首浪漫而典雅的抒情诗,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无论怎么读,也无论读它多少遍,就是读不出其中哪怕有一点点微弱的哀伤情调。孟全波老师从引导学生比较“轻轻的”与“悄悄的”、“招手”与“挥一挥”的同异中。最终归结到诗人这一来一去不再是感伤沉重。而是非常轻快、清新、飘逸,是因为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我认为这是对于此诗的最为近真的“元读”。《再别康桥》之所以经典。正在于它要让读者体验的。不仅仅是作为“新月派”诗人代表的徐志摩的优雅与洒脱,而且还有一个人对于一切过往,包括逝去的旧情、爱侣等,可以怀有也应该抱持的脱俗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当然,这节课也不是没有可改进提高的地方。诗歌教学,通过想象感悟意境是对的,但是在想象和意境之间,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意象。《再别康桥》一诗有几个不可忽略的意象,如云彩、金柳、水草(青荇)、彩虹、星辉。最好逐一启发学生通过品味鉴赏这些意象,并且将它们合理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完整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单从诗句、诗节入手容易流于浮泛与粗浅。有的意象还要加以比较鉴别,以便准确把握进而深刻感受。例如金柳与(波光里)金柳的艳影,是不一样的。笙箫并不是康桥的景物,它只是想象物或象征物,是只能在心中悄然“放歌”的美好感情的象征,是诗人心中的无声的音乐。至于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不属于校园景物的缥缈的西天云彩作别,自然也更富于象征的意味,更值得揣摩,因为它是这首诗最为独特的意象,也是品读的难点。其次是整个教学流程。还可以精简,使之更合理节约、更有序。有些内容,如关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讲到胡适评说徐志摩的“梦”。特别拈出“向往自由生活”这一点,就很可能会逸出课的主题。所以说,对待语言最为精练的诗歌文本,教学内容的取舍与剪裁,乃是教学艺术得以发挥的依据和前提。应该多花心思,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