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高考作文命题: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对策
作者:高素英
请看一组命题:
(1)山东、河南等地: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2)广西、海南等地: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3)吉林、四川等地: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4)甘肃、青海等地: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5)江苏: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6)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
(7)天津:材与非材。
(8)辽宁:平凡与自豪。
(9)重庆: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10)广东:语言与沟通。
这是2004年14套高考作文命题中的10组话题。仅从其语法结构上就可以看出1O套命题都采用了并列句式。有的强调联系,比如吉林、四川等地“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广东卷“语言与沟通”;有的强调对立统一,比如山东、河南等地“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甘肃、青海等地“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等。虽然所揭示的关系各有不同。但从哲学角度来说,它们都属于辩证思维的基本范畴。都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活动中的灵活运用,体现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等基本规律。
再看2008年的部分命题:
(1)贵州、黑龙江等地: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2)北京卷: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它们继承了2004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核中心。其实2005、2006、2007年的命题同样如此。相比之下,2008年的命题在审题上增加了难度。这是因为2004年的命题都将辩证关系明确列出,比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之对立统一关系,考生要做的只是根据这一关系发表个人看法,至于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那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2008年则不同,命题大多采用了隐藏关系的方式,即命题并没有像2004年那样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哲理,考生需要先阅读思考将隐藏的关系挖掘出来。这样命题,首先在审题环节,增加了难度,容易使考生在动笔之前出现分化。进而由于认识不清使行文过程发生中心游离、思路混乱等诸多连锁反应。
2007年颁布的高考作文考试大纲将“发展等级”中的“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强调的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各种关系进行思维的能力。看来,高考作文在一段时间内关于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核这个中心点不仅不会变,反而会逐渐增加难度。其长期存在的理由至少有三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属于中学政治教学范围,学生并不陌生。
第二,写作的根本就是思维活动,写作活动本来就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借助于对某一命题的思考将考生的所有积蓄挖掘出来。比如他的思想、修养、阅历,还有他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抽象理论的合理性转化等。
第三。就高考的本质而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高等教育选拔优秀人才创造条件。高考的本质妇孺皆知: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选拔怎样的人才?当然是有头脑的人才!那么作文中如何考查学生的头脑是否灵活?相对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难度增加问题,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因为从认识论发展规律看,人们对已有问题的认识总是会呈现出一种不断深入与扩展的过程。高考作文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路程,“不变”部分的难度必然会呈上升趋势。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改变教学思想。其一,既然作文的根本是思维,思维是写作活动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点关注。其二,思维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语文命题,因为前者的意义只在于帮助记忆,而后者的意义则是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能力。
然后,再来寻求对策。
第一,运用比较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发散性辩证思维能力。
发散性辩证思维能力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围绕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所谓“思路开阔”“思如泉涌”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写作中经常出现的立意不高、缺乏新意甚至离题千里等弊病,都是由于思维被局限于某种固有的模式之中。发散性思维则是一种像电波一样能够随时向四周扩散的多向性思维,其过程是:
(1)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思维基点,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开思路。
(2)充分利用放大、缩小、转化、代替、重新组合等方法设计多种写作方案。
(3)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修正、重组。最后通过聚合思维,在众多的写作方案中精心选择一种最优方案。
要完成这样的转化过程,可以借助比较法进行写作训练。
比较法是一种通过变换不同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方法。“盲人摸象”的故事妇孺皆知,它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有时候,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即使是真实的也未必是全面的,因为事物都具有多面性。立足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多角度看问题可以避免片面性。请看下面的材料:
1903年,莱特兄弟在实现了人类飞行的梦想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