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在预设与生成中提升教学智慧

作者:温欣荣




  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今天,很多一线教师都非常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而不仅仅满足于对教学预设的实现,这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创造性地驾驭教学,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反应、灵活机智地应对等综合能力。拥有教学智慧的老师,是善于挖掘一切有效课程资源的老师。教学智慧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突发的灵感,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外显,是对教学实践的顿悟。
  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课堂教学才能沿着科学的轨道行进;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智慧闪光,精彩纷呈。我们要在扎实预设课堂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教师只有在课前充分预设,教学中才能把握时机,左右逢源,才能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发展创设更大的空间。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新课程倡导的有价值的教学生成,不是漫无目的脱离教学目标的生成,更不是忽视教学重点或难点的拓展。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充分研读文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生成。教学生成的实现是一个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积累的结果,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呼君老师的教学实录和教学观点体现了她对教学智慧的追求,或许这种追求还不是自觉的,但我们仍然从中看到了教师教学智慧成长的一线曙光。
  呼君老师懂得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更可贵的是,她在教学实践中试图践行自己的教学观。在《项脊轩志》的教学中,她的设计有固定环节,又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步伐,追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生。这篇课文的教学有“导语、题解、整理线索、鉴赏抒情艺术、总结课堂收获、延伸与拓展、巩固与强化”七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并明确地把“鉴赏这篇散文的抒情艺术”作为学习重点。她还在第六步“延伸与拓展”这个环节,有意留下学生发挥创生的空间。这些反映了她对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关系的自觉追求。尤其能表现出只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才有的教学机智:在课堂出现岔道时,她能及时带领学生回到课堂主题,且能巧妙地借机促成生成。如对“枇杷如盖”的描写的理解,执教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课文的精彩处,在学生答非所问的情况下,恰当把握,没有让课堂流于无效的闲聊,而是借机引申出同类的诗文,从而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经典名句的艺术性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就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来看,呼君老师的观点和课堂实录仍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概念模糊。呼君老师对“生成”的理解似乎不太准确,如“简单几句话,课堂生成终于回到了应有的轨道”“其实课前充分预设、课上沉着应对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会逐渐提高我们应对生成的能力”。在这里“生成”似乎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同一概念。我以为“生成”是非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含有教学创生的意思,而不等同于突发的教学事件。也许是对“生成”概念的模糊,我们看到她对“生成”的态度,或许是比较被动的,如认为应该“当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生成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我认为,只有平和的心态是不够的,还应该巧妙地创设生成的机会,热切关注、期待生成,主动锻炼自己驾驭生成的应变能力,积极促进生成的实现。
  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从理论上似乎可以追溯到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上,即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课程目标采取行为目标的方式,长处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短处也很明显。首先,如果目标都以行为方式来界定,那么课程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如果不能转化成行为的内容就无法列入课程中,利用行为目标也很难陶冶学生的情操。展开性目标注重的是教育过程,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这种取向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取向。它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学术水平和应变能力,而且很难让学生把握重点。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首创性的反应,对于结果则是开放性的。但是表现性目标过于模糊,很难起到课程指南的作用,也很难保证学生掌握他们必须掌握的内容。施良方先生通过对三种课程目标取向的反思,肯定了预先确定目标的意义,他指出:我们可以把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作为行为目标的补充形式,而不是作为其对立面。一般而言,若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行为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比较有效;若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表现性目标形式较为合适。只有这三种取向互相补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1〕我们这里谈的预设问题,基本与行为目标的取向一致,更看中行为的结果及对教学过程的掌控;生成教学观则更侧重教学过程的变数,与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相合。
  2.对诵读重视不够。本节课只有三名学生读了课文。像这样情感丰富的经典名篇,要有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自读品味,还可以有听读,等等。山东的史建筑老师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就设计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情境诵读:〔2〕
  (1)富有诗意地诵读描写项脊轩周边环境及在轩中“兀坐”“啸歌”的文字。
  (2)意味深长地诵读文中的对话部分,揣摩人物的情感和心态。
  (3)饱含伤感地诵读悼念亡妻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体味“枇杷树”一句,要读出“物是人非”的怅然和思念。
  史老师这样仔细地把诵读要求具体地提出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就能进入文本描写的意境之中,从而深入理解与鉴赏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
  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阅读教学而言,不仅是深入、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有对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水平的仔细研究与关注。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解决,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而教学智慧的获得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地磨砺自己,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素养和能力。
  
  〔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王荣生主编《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