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作者:张华娟




  指导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语文选修课程,这个教学任务再次凸显出来,成为教师备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本阅读是根本
  
  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文本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由于课时紧张,很多教师采取直奔主题的方法,减少甚至完全取消阅读课文的时间。
  不能认真阅读,不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当我们面对选修教材中众多的文学作品时,淡化了阅读这个过程,一切都会成为海市蜃楼。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享受阅读的快乐?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时加以批注,在之后的讨论中,学生有文可依,发言也更有理、有序。批注阅读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北京宣武区回民中学的一位学生,在课上批注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注意到贾母对黛玉的影响力。其依据是两段原文: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学生从黛玉对同一个问题前后不同的回答中,看出贾母对黛玉的影响,以及黛玉的聪慧、敏感。因为给了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才会有这样真切而独特的体会。
  香港某中学的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读完作品后提出问题,然后将好的问题在班内公布并征集答案,最后与提问题的学生准备的答案比较。这也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好方法。
  
  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鉴赏的一般环节
  
  从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高中学生的鉴赏评论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用提问的形式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和思考:1.读了没有?作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概要)2.你对作品的哪些方面有感触?(引导学生找到动情点)3.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引导学生沿动情点深入阅读,找到合适的评价切入点)
  第一个环节强调文本阅读,并在阅读之后提出概述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概括叙述,是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概括主旨、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引发学生思考,向心灵深处寻找与作品共鸣的点。很多学生习惯于蜻蜓点水,不爱思考。因此我们要以问题的形式促使学生去寻找动情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用的是“感触”而不是“感动”,因为不能先入为主地强迫学生必须被作品感动。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某些作品,有些学生不觉得有什么好,甚至从根本上就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不喜欢作品的风格。如果我们生硬地把“感动”塞给他,并要他在这个圈定的范围内鉴赏、评论,其结果显而易见。这也提醒我们向学生推荐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经典性和代表性。
  第三个环节是要引导学生明确鉴赏评论的切入点,并能以文本内容为有利证据,展开鉴赏、评论。如评论外国小说《沙之书》时,可以有“沙之书的虚构和现实”“沙之书的神秘和恐怖”“博尔赫斯想带给我们什么”等很多切入点,围绕其中一个点结合原文思考和评论,才能集中而有深度,也才有可能写出好的评论。
  
  三、心有灵犀一点通——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鉴赏评论方法
  
  很多学生在鉴赏评论时,往往表现出共同的不足——找不到切入鉴赏、评论的点,漫天开说,拉拉杂杂,笔墨分散,难以成气;有的学生找到了切入点,可是又展不开,寥寥数语,便无话可说,最终草草收笔。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和方法。
  1.对比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推荐对比的方法。对比可以有很多角度:同一部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对比,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和宝钗;不同作者的对比,如杜甫与李白;不同诗歌中同一意象的对比,如“月”的意象,在不同诗歌、不同时代、不同诗人那里的反复创新运用;其他还有中西对比、古今对比等。用来对比的作品,应该是学生相对熟悉的,至少对其中一方比较熟悉。我们所能精读的作品总是有限的,对比的方法给深入阅读鉴赏提供了一个延展的空间,因为作品总是会有相似或相异之处,在对比中我们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话题。
  2.巧妙利用已有知识资源
  我们还应指导学生通过利用已有的阅读积累进行整合。具体到教材方面,可以把必修与选修结合,把小学、初中读过的和高中的结合。如《短歌行》是曹操写的诗,展现了曹操作为诗人的才华豪情,而《杨修之死》《曹操献刀》则表现了小说作者塑造的奸雄曹操的形象。如果整合范围再扩大些,初中的《隆中对》《出师表》、高中选修《影视名作欣赏》中的《三国演义·隆中对》等都涉及了三国时代的背景和人物,可以互为补充。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这些积累,找到新颖独特的评论点。
  3.充分利用教材,抓住鉴赏“要害”
  人教版的15种选修教材大多数以选文为“肉”,以鉴赏一些“要害”作为支撑“肉”的“骨架”。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主要抓住作者背景、意象、声韵这三个诗歌鉴赏中重要的点来支起框架,对于处于诗歌鉴赏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在《外国小说欣赏》中,“骨架”则变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点,这是从小说的角度精心选择的几个点,涉及鉴赏小说需要的一些理论,非常实用。
  4.注意一般读后感和鉴赏评论文章的区别
  很多学生容易把读后感和鉴赏评论文章混为一谈。有些学生津津乐道于读完作品后的兴奋或悲伤、愤怒或忧愁等感受,一不留神就会抛开作品,扯起自己的话题。写鉴赏评论文章和写读后感不是截然对立的事情,在鉴赏文章里融入自己的读后感受,能使文章情真意切、委婉感人,更能表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区分、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和尺度,是教师指导的关键。如下面学生写的片段:
  作者在诗歌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黄叶凋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颤抖着,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孤独悲壮的秋景。自古诗人多伤秋,此诗造出的凄清氛围也是在烘托着作者内心的悲戚。昏鸦还有老树可以归,可独自一人漂泊在外的游子,却是有家归不得。(《读〈天净沙·秋思〉》)
  学生将自身的读后感受与原文紧密结合,自然圆润,不落痕迹。再来看另一个片段:
  再一次读朱淑真的《蝶恋花》,我不再为青春的流逝而抚膺长叹。时间固是无情物,它带走了太多,但我们可以用辛勤的双手抓住时间,让它为我所用,即使春天随风飘往远方,我们也不会叹息的。记得艾青说过:“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春天消逝了,不是还有百花争妍的暖夏、硕果累累的金秋、白雪皑皑的静冬吗?春天逝去,生活中积极的精神却长存!(《读〈蝶恋花·惜春〉》)
  这段文字情感真挚,优美流畅,作为读后感可以,但如果要作为鉴赏评论,则会有脱离文本之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区分鉴赏评论和读后感。
  
  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师要积极“充电”
  
  有位老师在教《诗经·氓》时,用了30分钟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婚姻悲剧是怎么造成的。有学生提出,悲剧是女主人公自己造成的,她整天忙于家务,疏于和丈夫沟通,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悲剧。讨论在“现代观念”中热烈进行,学生们都像是婚姻指导专家。教材选用《诗经·氓》是为了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了解《诗经》的特点,但教师提出的问题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面。
  语文教师应多读些有关文学评论的理论书籍,诗词方面如《诗品》(司空图)、《人间词话》(王国维)、《诗词例话》(周振甫)、《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诗论》(朱光潜)、《唐诗综论》(林庚)、《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等,文艺理论方面如《文心雕龙》(刘勰)、《谈美》(朱光潜)、《美的历程》(李泽厚)等,西方的像接受主义美学、原型说、解构说、黑格尔的《美学》等理论及书籍,都有利于提高审美理论水平。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再去把握文学作品的欣赏指导,就会有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从容了。
  如果能直接阅读一些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自然会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但由于资源及时间的限制,一线教师很难做到。所以阅读一些优秀的语文期刊,也是一个“充电”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