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明”是而“照”非

作者:王彤伟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2003年版218页)选了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一诗,诗曰: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飞卿此诗,笔者幼年即已熟诵,因此一见这个版本,即觉得其颈联并不顺口,记忆中其对句应为“枳花明驿墙”,而教材将其中的“明”改成了“照”。虽然仅一字之差,而且两词意义相近,但是中国古典诗歌尤其律诗的一大特点是讲究平仄,“明”为平声,“照”为仄声,二者在声律上有质的不同。因此,孰是孰非,我们完全有必要一探究竟。
  教材为该诗所作的首条注释说,该诗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温飞卿诗集笺注》。我们找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温飞卿诗集笺注》,繁体竖排,署曰“山阴曾益(谦)原注、苏州顾予咸(小阮)补注、顾嗣立重校”,155至156页为《商山早行》的笺注,其中赫然写作“明”而非“照”。再查《全唐诗》,581卷第21首即为《商山早行》,也作“明”。看来,教材中写为“照”是引用时出现的讹误。
  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诗歌的格律特点发现这一错误,并断定是非。中国诗歌,到唐代初年以后逐渐兴起了一种讲究格律的新诗体,即格律诗(或称近体诗、今体诗)。唐初诗人的作品中尚有“失粘、失对”等违反格律的情况,中唐以后格律渐严,违反格律的情况已经不多见,晚唐更不用说,一般诗人基本都不会犯这方面的错误。温庭筠为晚唐著名诗人,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据《北梦琐言》记载:“(温庭筠)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晚唐科考的试帖诗以五言排律为常。这一记载一方面形象地说明了他诗才横溢(甚至能超过七步赋诗的曹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格律非常精熟。
  《商山早行》属“仄起仄收式”五言律诗,其基本格式应为:
   出句 对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首联)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颔联)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颈联)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尾联)
  对于颈联的对句“平平仄仄平”而言,第一个字本该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该句即成为“仄平仄仄平”。这时,除了句尾用于押韵的平声以外,就只剩下一个平声了,这就破坏了平仄的协调,古人把这种情况称为“犯孤平”。如果出于表意的需要,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字而不得不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本句第三个字的仄声改为平声以相救,以达到总体上平仄的协调,古人称之为“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是对基本格式的变通,而“孤平不救”是律诗的大忌。本句中“枳”字为仄声,如果第三个字仍用仄声,即为“孤平不救”,如果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即为“孤平拗救”。温庭筠作为精熟诗律的著名诗人,自然不会犯孤平而不救。“明”为平声、“照”为仄声,现在即使让我们自己选择,我们也只会选“明”来救“孤平”,而不会选“照”以至犯“孤平不救”的错误了。
  另外还需要啰唆几句的是,即使在唐代,完全遵照基本格式的律诗也很难见到,很多诗作都存在“拗救”,因此,一定程度上我们反倒可以认为“拗救”是诗人显示自己才能的一种手段。《商山早行》中拗救的地方不止一处,也不止一种。如首联对句“客行悲故乡”也属“孤平拗救”,其中“客”犯孤平而用“悲”救;尾联出句“因思杜陵梦”属“本句自救”,其中“陵”拗“杜”救。甚至还有两处可以认为是“联中拗救”,即首联出句“动”拗,对句“悲”救;颈联出句“落”拗,对句“明”救。八句内五句使用了三种“拗救”,飞卿对诗律的精熟于此可见一斑。
  大部分诗歌都可以看作“带着镣铐的舞蹈”,律诗尤其如此。因此,赏析律诗除了欣赏其内容、意境之美,还应该了解其语言、形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