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说“被指”

作者:孙建强




  近年来,报纸、网络频现“被指”,例如:
  (1)希拉里演讲被指说谎(《新京报》2008年4月7日)
  (2)斯琴高娃被指表演痕迹过重(《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4月7日)
  (3)七公司被指“垃圾短信”源头 分众短信端口被关闭(http://www.ce.cn/cysc/communications/yjdt/200803/20/t20080320_14896991.shtml)
  猛一看,“被指”就是“被指责”,“指”是“指责”的简缩,“指责”之所以要简缩为“指”,是标题这个特殊语境的要求。然而,通过对大量用例的观察我们发现,“被指”并不这么简单。下面我们就作些分析。
  一、丰富的语义
  以上例句中的“被指”确实是“被指责”的简缩,其中的“指”可以还原为“指责”。目前大部分用例中的“被指”都是这个意思。但在有的用例中,“被指”的指责、批评意味大大减弱,“指”不能理解为“指责”,而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指认”“指出”,如:
  (4)陕西华南虎照片原型被指为年画(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71116/105712.shtml)
  (5)网友恶搞央视名嘴 日本AV男优被指长相似毕福剑(http://ent.163.com/07/0727/08/3KD6DJEU00031H2L.html)
  (6)房贷百万以上可能被指涉嫌炒房 办房贷险将受限(http://www.p5w.net/news/cjxw/200607/t422457.htm)
  如果说这三例还有点指责、批评意味,那么下面两例一点也没有,“被指”是纯客观的“被指出”:
  (7)个性官员挑战官场陋习 被指代表中国政治良心(http://news.tom.com/2007-09-20/OI27/18734038.html)
  (8)北京残奥开幕彩排遇小雨 被指场面感人壮观(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8/09/05/003669184.shtml)
  在下面的例子中,随着语法位置的变化,“被指”的意义又发生了些微变化,成了“被指认为……的”,如:
  (9)2007年19则被指假新闻盘点(http://www.xici.net/b837358/d63051989.htm)
  正文:“被指假新闻”是被部分人指认为假新闻的新闻,未必是假,有的是真相存疑,有的是不够假新闻的条件……
  (10)2007年度假新闻、被指假新闻盘点(http://blog.qq.com/qzone/622006318/1196640021.htm)
  在这两个例子中,“被指假新闻”是跟“假新闻”相对而言的,它的真实性介于“真新闻”和“假新闻”之间。这样的用例目前还不是主流,但是“被指”这一用法可以说填补了语言中的一个空白,所以它未来也许会有发展。
  此外,“被指”还可以是“被指控”,如:
  (11)被指同性恋 女兵遭开除
  正文:《加德满都邮报》8月7日报道,两名尼泊尔女士兵因被指控为同性恋而被驱逐出军队。(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4/6084154.html)
  从历时的角度看,可以说“被指责”减缩成“被指”,造出了一个“模子”,由于具有特殊的价值,“被指认”“被指出”“被指控”都陆续进入了这个模子,今后可能还有别的相关的词进入这个模子。
  二、强大的组合功能
  首先,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最初,“被指”后接词语表示的都是“说谎”“表演痕迹过重”这类不光彩、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纪的行为,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随着“被指”语义的泛化,一些中性词语(如“长相似毕福剑”)和褒义词语(如“场面感人壮观”)也出现在“被指”之后。
  其次,从音节的角度看。“被指”的后接成分可长可短:长的可以是个句子(如“长相似毕福剑”),短的可以是个双音词(如“说谎”)。
  再次,从词性的角度看。“被指”的后接成分多为谓词性的,如“说谎”“表演痕迹过重”,但也可以是名词性的,如例(3)例(9)和例(11)。
  三、特殊的语用效果
  比较一下“希拉里演讲被指说谎”与“希拉里演讲说谎”、“斯琴高娃被指表演痕迹过重”与“斯琴高娃表演痕迹过重”等,我们可以感受到“被指”带来的独特的语用效果:
  1.把施事主语和中性主语变成了受事主语,使主语表达的人、事、物更为突出,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使一个判断变得比较委婉,变得不那么肯定。例如“希拉里演讲被指说谎”只是说希拉里被人指责演讲时说谎,至于是不是真的说谎,则不能肯定,报道人没有下判断。从这个角度讲,“被指”的使用令这则新闻报道显得更客观真实。
  3.发出“指责”“指控”等的人是谁?没有说。是不知道,还是知道而不便说、不愿说,还是这个人根本就是报道者?都有可能。“被指”的使用牵出了受事主语之外的“第二者”,但又把他隐藏在幕后,这让读者感到有点神秘。
  4.“被指”比“被指责”“被指认”“被指出”“被指控”少一个音节,不仅符合标题对精练语言的特殊要求,而且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演变、使用规律,让使用者感到更顺畅、更灵活。
  四、扩大的使用范围
  “被指”的说法最初应该出现在标题中,但现在它已经超出了标题的界限,走进了正文。例如:
  (12)在对被指经营“血汗工厂”一事保持了两天沉默之后,GE中国公司昨天给《每日经济新闻》发来了声明……(http://www.ce.cn/cysc/sylt/gdxw/200804/11/t20080411_15119837.shtml)
  (13)近年来作为供应商的不少国内企业,因为被指社会责任方面无法达标,而被取消供货资格。(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6363/1444538.html)
  (14)2007年4月,首届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指造假。(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8-04/08/content_48332789.htm)
  五、关于“被指”充当的句法成分
  在上述用例中,“被指”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呢?我们知道,在一般的“被”字句中,“被”字短语是被分析为状语的,如“他被人打了”“我被吓呆了”。但是上述用例中的“被”与一般“被”字句中的“被”不一样:它与“指”联系紧密,“被指”更像一个词,例(9)、例(10)和例(11)尤能说明这一点。我们主张把“被指”看成一个句法单位,把它分析成述语,把它后面的“说谎”“垃圾短信源头”等分析成宾语。在例(9)和例(10)中,“被指”则是定语,修饰“假新闻”。
  六、“被指”产生的语境
  “被”字句能突出受事主语,表示主语“被处置”的情况,这正满足了一些新闻标题的追求,因此,在新闻标题中“被”字句得到了大量运用,例如:
  (15)武汉一大学生被割颈身亡(《新京报》2008年5月9日A31版)
  (16)当事者称“心情复杂不情愿”报案;保健中心老板被刑拘。(同上2008年5月12日A18版)
  (17)北大医院被诉违规办出生证(同上2008年5月14日A08版)
  “被指”正是在这样的大语境下产生的。但是“被指”与“被割颈”“被刑拘”“被诉”等不同,它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有固化为词的倾向。这正是我们注意到并且分析研究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