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文学阅读教学的原点:还原与转化
作者:马长安
一、原点之一:还原
1.界定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客观事物自身存在的模糊性、作家主体意识的情感体验以及现实世界的广袤性,决定了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带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情状,体现在景物描绘的互变性、刻画事物的兼有性、意向反映的多义性、精神揭示的复杂性等几个方面。作家通过一定的手法与技巧将生活中读者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增加理解的难度与长度,并扩展人们的想象空间,产生一定的审美距离,因而形成审美情感。正因为文学的这一特点,再加上学生阅读经验的不足、语言文化知识储备的相对薄弱、社会阅历的缺乏,对文学作品往往会有一定的阅读障碍或阅读错误,因此将文学作品中陌生化的东西还原为熟悉的,将有理解难度与长度的转变为易读易解的,将扩大的想象空间进行有目的的缩小,使文学回到它所反映的现实的本来,也就是还原,应该是其内在艺术逻辑的起点,也是教学实践的起点,即原点,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艺术形式层面上的,可以概括为下图:
图示所反映的是针对文学作品的“陌生化”原则,通过还原来明确解读的方向。
第二,哲学内容层面上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任何高雅的作品,要有自得的哲学,要进入人心的深处,要察知世间真相,总之是一件非常严肃当真不可的事业……”叶老的话经典地阐释了文学作品解读内容的三要素,即“哲理、人心、世相”。所谓哲理是文本主旨的哲学观念,而人心是作品中人物灵魂深处的精神蕴涵,世相则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及其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而这些大都是隐蔽的、模糊的,因此将它们还原是文学阅读教学的一个任务。
2.方法
(1)还原作品的语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内容首先隐藏在文本的语言中,作家善于利用一定的表现手法与写作技巧进行语言变形,打造一条条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隧道,形成语义层面上的一层薄冰,所谓“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这一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体现较多,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是在叙述一架老水车的历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不是单纯地描摹秋天的景物;《祝福》中四婶第一次对祥林嫂说“祥林嫂,你放着吧”,第二次却说“你放着吧,祥林嫂”,从“先呼后阻”到“先阻后呼”,绝不仅仅是语序的颠倒,在言语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激动人心的东西”。我们要用一定的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以及语言结构中的能指性、转换性、象征性,从而还原作品的语义。对语义的理解是理解作品的关键。只有通过了语言文字的障碍,才能将读者的主观经验与作者所描写的内容相契合,即达到视界融合,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才能融会贯通。
(2)还原作者的原始意图
所谓原始意图,是指文本作者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所作的最初的审美体现,是文学教育需要解读的“源头”和“根本”。虽然读者阅读作品有再创造的权利,但是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脱离开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否则就会曲解作者、曲解作品。如在有些课堂上将《愚公移山>批评为破坏生态平衡,从朱自清的《绿》中看出当时南方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的侧影,认为《荆轲刺秦王》破坏中国的统一,等等。
还原作者的原始意图,就是尊重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将学生放在倾听者的地位,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进而发现作品的美,感受其社会价值。然而由于中国文化相对内敛与封闭,中国文人的保守与含蓄,以及文学作品的隐晦与曲折,决定了绝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是隐蔽的,如何还原?“知人论世”就是一个好方法。所谓知人就是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倾向,论世就是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依据二者虽然不一定能求得对作品的充分认识,但是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具有一定的对应性与暗示性,因为作者创作作品,总是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并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和社会印迹。从《宝玉挨打》中我们能隐隐约约看到曹雪芹叛逆的影子,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能联想到作者舒婷的迷惘与深思,从《孔乙己》中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楚,而这些理解都源于对作者的考察与关注,再结合作品,就可以识得“庐山真面目”。分析文学作品时割裂了对作者的介绍、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分析,将极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偏离。
(3)还原文本的寓意
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不等于文本的意义,因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人物命运具有自己的规定性,这规定性甚至可以相对独立于作者的意志和愿望,这就是艺术心理学所定义的“自治”。正如阿Q的死出于鲁迅的意料,安娜·卡列尼娜的自杀,也为作者所无奈,《凤凰涅槃》中的“凤凰”也摆脱了作者的控制一样。因此我们在尊重创作主体的同时,必须尊重文本,文本作为阐释的对象是最具关键性的,是理解的最重要的依据。但是文本的意义往往是隐藏的,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少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不只适于诗,其他文学体裁亦然。因此还原文本的寓意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本历史性与作者历史性之间的超时空交接。文学作品的文本寓意往往是通过意象、隐喻、象征、描写等手法借助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学体裁表现的方法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征还原文本的寓意。诗歌教学要从意境入手,还原文本的寓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营造了宏伟壮观的意境,教学中我们应着重分析“为什么选择这些意象”“这些意象间有何审美联系”“这些意象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等等。散文是最自由、最灵活的一种文体,它往往通过一定的人和事经过线索的贯穿来抒发情感。这里的人和事是“形”,而情感是“神”,“形”“神”往往是有逻辑关联的,因此经形而入神还原文本的寓意是较常用的方法。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是通过四次“我流泪了”这个“形”,来阐释父子之间的爱这个“神”的。小说都是通过情节发展来揭示主题的,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抓住曲折变化的情节,通过典型事件来还原文本寓意。如在《孔乙己》中,我们通过对其“手”的透视,通过“排出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