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我对《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三度设计

作者:陈成龙




  2008年5月,福建省普教室要求各市拍录两节语文课改研讨课送去交流。我将自己刚拍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送到了省普教室。不久,普教室的同志遇见我,在赞扬之余,很认真地说:“你那节录像课与原先的设计完全不一样了。”我点头表示认同。的确,这次教学《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思路与原先的设计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原先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1.从新闻的特点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原因导入。
  2.师生互动,理解课文。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文章题目为“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2)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著地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这一大主题,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分析。
  对第一个问题,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①“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②“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褒扬的事;③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语中含有激愤之情。
  对第二个问题,我尽量启发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见解,如果一时打不开思路,准备做如下指导:
  ①屏幕播放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法西斯残暴屠杀妇女的图片,并问:“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产生什么心情?”学生自然会指出:“应该产生悲愤的心情。”文中第2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情描写与悲景协调吗?(使学生明确: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更增其悲。)
  ②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使学生明确,从参观者的角度写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从侧面写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中一些比较含蓄的句子,如“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等进行揣摩,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向学生介绍法国诗人阿多尔诺写的诗歌《奥斯威辛以后》,让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说说这首诗与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共同之处:鞭挞战争与罪恶,号召以史为鉴,珍惜和平与幸福。)
  5.教师总结:从1945年至1958年这13年间,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40多年又过去了,奥斯威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60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这些地方,也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6.布置作业。《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1960年荣获普利策新闻奖。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要为《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一篇两三百字的颁奖词,你怎么写?
  这次设计存在两处明显不足:第一,老师“牵”的意识过于强烈。老师预设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这些预设一环套一环,仿佛已经摆好了圈套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钻,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必然会被削弱,学生完全是在如来佛的手心里活动。把这种教学设计付诸实践,课堂必然缺少灵气。第二,在引导学生鉴赏文章方面,提问过于平实,缺乏激发性、趣味性。
  于是,在第二次设计时,我在引导学生鉴赏文章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1.导入新课。消息报道是用文字表述的,它不像影视作品具有可视性。但到21世纪,科学技术用摄像技术为新闻报道开辟了另一种形式,即摄像报道。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当时与罗森塔尔同行的还有一位摄影记者,他见罗森塔尔之所见,想罗森塔尔之所想,回来整理了一部内容与《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相同的新闻纪录片,人们都说这部纪录片是用图像对《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最好解说,是《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姊妹之作。你们想想看,这部纪录片应该怎么拍摄呢?
  2.要求学生对课文17个自然段按顺序进行拍摄设计,可以把某几个段落联成一组镜头,也可以一个段落拍摄一组镜头。
  老师要学生明确:老师不是在指导大家学摄影,而是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在将文字转换为摄影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领悟原文语言的精妙,提高鉴赏能力,掌握消息报道的写法。
  比如我问学生:“我们可不可以将前三个自然段合为一组镜头?为什么?”(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写布热津卡)
  “拍这组镜头的时候,应拍什么景物?”
  (和煦的太阳、高大的杨树、在门前不远处草地上嬉笑打闹的儿童。)
  “拍这些景物应该怎么拍?你为什么要这样拍?”
  “书中说这里‘最令人毛骨悚然’‘这真像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你怎么拍摄才会显出这种效果呢?”
  应该说,我对《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二度开发注意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学生“拍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理解文本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但是,后来语文出版社要求我对《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教学进行录像时,我并未采用这种方法,而是采用了更讲究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法。
  1.导入新课。《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于1958年,此时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13年了。当罗森塔尔到当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杀人魔窟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时,只见阳光明媚,树木繁茂,儿童嬉戏,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但罗森塔尔却以异常敏锐的新闻触角发掘出其中重大的新闻,撰写了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它在1960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