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苏武传》注释指瑕
作者:谢政伟
1.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教材注:[蹈]踩。
教材注“蹈”为“踩”,属望文生义,非常不合情理。
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对此早有异议:“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杨氏还进一步指出:“蹈当读为插。《国语·鲁语》云:‘无掐膺。’韦注云:‘掐,叩也。’马融《长笛赋》云:‘掐膺擗揉。’掐膺谓叩胸也。插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现今许多选本秉承此说,比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袁世硕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此说看似可通,但仍存有一些疑惑:既然轻叩苏武背部就可以使其体内淤血流出,那么为何还要挖坑并往坑里放置“煜火”?“煜火”在抢救苏武的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作用?以上各家均未对此说明。
徐复先生《后读书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独辟蹊径,从边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出发,并依据冯承钧所译《多桑蒙古史》记载的“铁木真遇泰亦赤兀十二骑,铁木真独与战,敌骑十二矢并发,伤其口喉,痛甚,昏堕马。不儿古勒燃火热石,投雪于石上,引铁木真口,以蒸气熏之。及凝血出,呼息遂通”,指出蒙古族有火熏的急救方法.与抢救苏武的情形比较相似,进而考证《苏武传》“蹈”字应是“焰”之形误。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理解,则“蹈其背以出血”意谓用火微熏苏武的背部从而使其体内淤血流出来,正好与上文“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语义相承。
我们认为徐复先生的说法于文更为切合,有关教材及文选应予以修正。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教材注:[益愈]渐渐痊愈。益,加。
教材先释“益愈”为“渐渐痊愈”,后又单注“益”为“加”,对待同一个词,前后释义明显不一,值得商榷。
据上文可知,苏武虽自杀未死,但伤势很重。在对其实施急救措施后,苏武半天才苏醒过来。单于为苏武忠君不屈的气节所感动,早晚派人去问候苏武,这样苏武的伤势才渐渐痊愈。若将“益愈”理解成更加痊愈,则于文明显不合。可见此处“益”字当为时间副词,应注为“逐渐”义。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益”条“逐渐”义下均举《苏武传》此句为例。亦可资证。
3.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教材注:[北海]在匈奴北境,即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
教材解释了“北海”一词.但没有解释“上”,初学者容易将“北海上”理解成“贝加尔湖上”,进而以为苏武是被流放到贝加尔湖上。下文还有“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单于弟於轩王弋射海上”“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等句,“海”即北海,但由于教材对其中“上”均未注明,初学者同样容易将“海上”理解成“贝加尔湖上”。但这样的理解显然与事实不符。
其实“上”在古代还可表示“江河的边侧”之义,《汉语大词典》“上”条即列有此义。例如《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上”即河边。《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瑕甥、郡芮不获公。乃如河上。”“河上”即黄河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上者,亦边侧之义。”“泗上”即泅水边。岑参《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汾上”即汾河边。
据《苏武传》文义可知,苏武其实是被流放到贝加尔湖边无人的地方,“北海上”“海上”均非指贝加尔湖上,而是指贝加尔湖边。为避免初学者将“上”字误解为常见义,教材应为其加注“边侧”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