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三点导读

作者:张 萍




  美点赏析
  
  读叶灵凤的散文《江南的野菜》,只觉得亲切。随着轻缓而自然的描述,见景、见情、见性,境界全出。
  见景。挑野菜,好一幅江南风情图。暮春、田野、野菜,三三两两的挑野菜的人,春是新鲜的,田野是新鲜的,野菜也是新鲜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置身于新鲜的田野,挑着新鲜的野菜,你可能会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能会想起“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它美就美在温馨、自然、和谐。
  见情。谈野菜,好一颗兴致勃勃的心。“马兰头”的魅力在难得,在滋味,尤其是在做菜的过程。荠菜呢,在吃法多样,在于花的美丽。而普通的金花菜,则在于它的来历。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平平常常的生活,经作者细细的描述,细细的品味,其中便别有一番情趣。不是吗?寻找野菜时的兴趣,做野菜时的兴致,吃野菜时的兴奋,欣赏野菜时的兴味,呈现出的是意兴,是情感。它美就美在盎然、闲适、富有情趣。
  见性。文章的题目是《江南的野菜》,全篇也没有一处离开野菜,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作者的眼里,暮春田园风光打动人的是和谐、自然,挑野菜的习俗感染人的是淳朴、悠闲,吃野菜撩拨人的是温馨、情趣。作者满怀情感传达这种美,难以抑制激情赞美这种美,是因为作者追求这种美。俗话讲识文如见人,从文中字里行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的性情,看到了作者的志趣,看到了作者所追求的境界。
  
  难点指津
  
  《江南的野菜》是一篇美文,但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作者是在写野菜但不是单纯写野菜,这是文章理解的难点之一。阅读时可关注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在第一段就交待“清明前后,趁着扫墓踏青之便,从前江南的小儿女有一种很有趣的野外活动,称为‘挑’野菜”,第二段又强调“这是江南暮春天气最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有趣的野外活动”,“最富有吸引力的活动”都表明文章所描述的是一项活动,是江南当地的民俗。后面几段对马兰头、荠菜、金花菜的介绍及吃法的描述,体现了这种习俗的具体内容的同时,又具体说明“有趣”和“最富有吸引力”的原因。所以说,文中重点描述的应该是借野菜来展现江南的民俗民风。
  作者是在描述民俗民风,但理解作者描述民俗民风的意图是难点之二。“挑野菜”是江南当地人们的一种习惯,它包括“挑”、“吃”两个部分。挑有挑的快乐,吃有吃的情趣,这是吸引当地人的原因,也是吸引作者的原因。因而作者生动地展示“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描述应是我们研读的重点。暮春,在田野上找着、挑着、玩着,欢愉之情自不用说,心情与环境的融合该是多么动人的美。吃野菜,吃中的趣味更是多姿多彩。野菜的滋味,兴致勃勃的制作,各种各样的吃法诠释出的是一种心情,一份兴致,更是意兴盎然的美的情趣。所以说,作者描述江南野菜的意图是表现民俗的情趣美。
  作者是在表现江南野菜蕴含的美,但这种美与作者自身有什么关系是理解的难点之三。作者传达出江南野菜蕴含的美,赞美这种美是作者具有的审美思想决定的。而作者也正是以这种态度品味生活的。要知道,文中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物化,是性情的物化。所以说,作者在表现江南野菜蕴含的美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表明了自己对人性美的见解,表明了自己对美的境界的追求。
  
  考点训练
  
  1、把握文意,选出对文章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介绍野菜,说明江南野菜的特点。
  B、介绍江南挑野菜的民俗,说明只有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才吃得有滋味的道理。
  C、通过对挑野菜吃野菜的描述,赞美了自然、和谐、温馨及富有情趣的美。
  D、通过对挑野菜吃野菜的描述,赞美了自然、和谐、温馨及富有情趣的美,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审美观。
  2、文中的语言亲切自然又准确生动,选用文中的一处进行赏析。
  
  附:参考答案
  1、D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