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比喻趣话

作者:金立群




  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俗称打比方。关于它的作用,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有一个哲学家叫惠施,他说话很喜欢用比喻。有人便对当时的梁王说:“惠施说话喜欢打比方,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第二天,梁王就召见惠施,对他说:“你以后说话只许直来直去,不要打比方了,如何?”惠施听了,很巧妙地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你告诉他,弹弓的样子就像弹弓,他能明白吗?”梁王说:“当然不能明白。”惠施接着说:“要是进一步告诉他,弹弓就跟射箭的弓差不多,不过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发射出去的不是箭,而是弹丸,这样他能明白吗?”梁王说:“当然明白”。于是惠施便趁势解释道:“人们说话的时候,总是用别人已经知道的东西说明别人还不知道的,使人家明白。而你却要我不打比方,这怎么行呢?”梁王无话可说,只得承认惠施说得有道理。
  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的特点只有在与其它事物的比较中才能看出来——这便是比喻存在的哲学基础。比喻早已深深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我们并不仅仅在作文当中写“今天的太阳像个红红的大苹果挂在天上”这类句子时才用到比喻。因为有许多词,本身就来自比喻:
  傀儡 (1)本义为木偶。(2)现在指不能做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如“汉奸傀儡政权”。
  包袱 (1)本义为包着衣服等东西的包裹。(2)现在多引申为思想上的负担或行动上的牵累,如“考试前同学们一定要放下包袱”。
  比喻创造词汇的方法有两种。其一为“借喻式”造词法,比如以上我举的两个例子。它们的本来含义(本体)已经隐去,留下的只有其引申出来的意思(喻体)。类似的词很多,比如“幌子”,过去是指酒馆门前悬挂的布条,用于招徕生意,如今是指进行某种活动时假借的名义:“你不要打着我的幌子谋取自己的私利。”再比如“炮灰”、“裙带”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词汇正处于加速涌现的阶段。比如“充电”,本来是指一种物理过程,现在普遍指个人知识的再学习和再补充:“如果我们不注意随时充电,就会被社会淘汰。”又如“含金量”,本义是指黄金的纯度,现在引申为各类可以获得的实际利益,如“现在理工科博士的含金量比文科博士的高”。在当前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大量新观念新现象的涌现急需新词与之匹配。然而语言总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在短期内造出这样多的新词,因此利用比喻来赋予词汇以新的含义就成为首选。大家可以看看某一天一份重要经济类报纸的标题:
  工行制造“第三者”/法国投资者初探中国“处女地”/谁偷了客户的“奶酪”/建行老总已经“下课”
  因此,及时跟踪了解这些“新词”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对于我们丰富作文中的比喻,表现时代的新风貌和自己的新思维,都是大有好处的。
  比喻造词的第二种方法是“压缩式”造词法,即同时保留其本来的含义和比喻的对象,但是将“像XX的YY”结构进行了压缩。比如“喇叭裤”——像喇叭的裤子、“蛇皮袋”——像蛇皮的袋子等。甚至有些形容词本身,也是用这一方法所造,如“漆黑”、“火红”、“笔挺”等。不但形容词,甚至有些量词也来自这种“压缩式”的比喻造词法。如:
  线 《说文》云:“缕也。”本指纤细之物,凡以线表量者,极言其细微。如“一线希望”。
  阵 本义为“军伍行列”。古代双方交战必列战阵,所以交战一次,为一阵。后来“阵”就被用作有起止时间的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一阵狂风”。
  在我们漫长的文明史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比喻,这些比喻一直流传到今天,仍然以某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诗经》中有一首名为“桃夭”的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称赞正待出嫁的少女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笑容灿烂。据考证,这是我国文学中将少女比作鲜花的开始,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直到今天,当我们更多地使用“花季”来形容少女岁月时,切不可忘记它最初的由来。而在西方,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也有大量的比喻,被称为“荷马式的比喻”,也可见其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莎士比亚是西方划时代的伟大戏剧家。他的剧本同样以比喻丰富而著称,故人们也同样以“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以示尊崇。
  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比喻的具体方式也相差甚远。比如“猫”,在汉语里常用来比喻“可爱”:“她像一只小猫一样温顺可爱。”可是如果翻译成英语“She is a cat”,那意思就成了“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为什么呢?因为在英语的文化环境中,猫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而与之相反的情况则是“苍蝇”。在中国,苍蝇被用来比喻品格卑下的小人;而在西方,古老的《荷马史诗》中就用“苍蝇的勇敢”来形容希腊战士的战斗精神。
  同学们都知道,比喻的要素包括“喻体”和“本体”。从以上的事例中,大家可以看到,在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似性,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比喻,如“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老师就像蜡烛一样”、“老师就像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等等。然而如果我们在作文当中过分依赖这些已经被人们广为熟悉的相似性,就会使自己的语言读来单调乏味,从而减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距离越遥远,比喻就会显得越新鲜——这是许多作文指南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误解这个道理,过分地追逐新奇。因为比喻的关键还是要找出某种“相似性”,缺少了这一点,比喻就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应该说,初读新鲜,细想贴切的比喻才是真正的好比喻。要发现这样的比喻,就要求我们扩大和深化对事物的观察,去发现、创造某种新的相似性。比如“老师就像桥一样,永远停留在原处,却用自己的身体,将一群又一群学生渡向人生的新天地”,显然就更有新意。这一比喻所发现的新的相似性是“动”与“静”的对比——老师永远停留在学校,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正和桥与行人间的关系相似。再比如“眼睛”,是我们在作文中描写人物时常遇到的对象。台湾当代诗人罗门在形容眼睛的时候,一连用了四个比喻:
  童年时,你的眼睛似蔚蓝的天庭/长大后,你的眼睛如一座花园/到了中年,你的眼睛似海洋多风浪/晚年来时,你的眼睛成了忧愁的家
  这样的比喻显示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通过四个比喻所形成的四个意象,概括了人一生要走过的道路,远比单纯的“你的眼睛像美丽的宝石”之类更能打动人心。
  让我们再来看看关于“雪”的比喻。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东晋时有个才女叫谢道韫,有一次去叔父谢安家玩,正遇大雪,叔父便考自己的子侄们如何喻雪。其中一位叫谢郎的说“空中撒盐差可拟”,这时谢道韫起身说:“莫若柳絮因风起”,于是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而有了“咏絮才”的美誉。但问题是“空中撒盐差可拟”的比喻真的就那么糟糕吗?其实下雪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时它像柳絮般飞舞,可还有许多时候它并不显得那样优容,而是在凛冽寒风的催逼中下得急、下得密,发出沙沙的声响。鲁迅在他的散文《雪》中曾有这样的描绘:“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汁,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而这样的景象,比喻成“撒盐”倒是更为贴切。鲁迅在这篇散文的结尾,更创造了一个异常优美的新比喻:“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其妙处何在呢?就在于它打破了通常以具体、熟悉的事物比喻虚幻、陌生的事物的惯例,而用“雨的精魂”这一虚无飘渺的意象来比喻雪这样具体的事物,从而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这种比喻被修辞学称为“虚喻”。类似的手法又如宋朝词人秦观之《浣溪纱》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当代诗人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云:“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如梦漓江的水。”皆以虚喻创造出含蓄飘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看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明白,即便是对待已被公认的最佳比喻,我们也不可过分迷信,创新的天地永远宽广。
  然而,我仍然要不厌其烦地强调:创新,首要的基础还是观察生活、品味生活。说到对生活的观察,我就最后举一个当代小说的例子,来结束这篇短文吧。本刊主编晓苏的短篇小说《侯己的汇款单》刚刚获得全国首届蒲松龄杯短篇小说奖。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辛苦的老农侯己,取回属于自己的500块钱的曲折经历。其中有一句写侯己没取到钱空手而归,“从车门里下来时显得浑身无力,一屁股就坐在了公路边上,看上去像是被班车抛下来的一堆垃圾”。在这个比喻中,一个可怜的农民疲惫不堪,同时又只能受别人摆布支配的可怜样活脱脱地展现出来。这是不是一个来自于生活,既新鲜又贴切的妙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