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三点导读(二)
作者:赵胜启
许多优秀的作品初读浅显易懂,再读美不胜收。台湾现当代女作家琦君的《儿子的哲学》正是这样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的是儿子的三句话,透视的却是三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其一,儿子说“头发是理发用的”,很明显儿子在用事物的表面想象回答问题。这个回答很率真。年幼的儿子“无意”评说社会现象,但作者却“多情”地与社会现象做了联系。少年郎满街长发,“散发天风独往还”;女士们弃置真发而购买各式各样的假发,往头上一套,马上仪态万千。这么一联系,儿子倒果为因的话突然“机智”起来。受之父母的头发到底干什么用,怎样用,传统观念与美化人生在对立中能否统一,这显然是个哲学问题。其二,儿子说“爸爸是用来看报的,妈妈是用来做饭的”,更是妙趣横生。且不说正确与否,应该说儿子的这一无意的“主观臆断”反映的确是社会的客观现实。儿子并无男女平等的观念,然而作者再次多情地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当时日益激进的女权运动。从这一联系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深深的思考,作为女性她没有盲目地呼吁女权,而是从社会分工的高度对女权运动进行了理性分析:合理的女权是好的,但倘若过于激进,以致于把儿子说的现象倒了过来,变成“妈妈是看报用的,爸爸是做饭用的”也未必完全合理。这实在是个哲学问题。其三,父亲引用古话“前三十年子敬父,后三十年父敬子”,儿子改“敬”为“爱”。表面上这是父子间各自发表见解的一次对话,实则反映了父子各自眼中的父子关系的不同。显然父爱更为博大,而子爱则趋向狭隘。父母总是一如既往的爱护子女,而子女呢,未成家立业之前往往是爱父母的(可能是依赖的原因吧),而成家立业之后对父母的爱则是个未知数。这不是作者家庭的个别问题,而是中国家庭的普遍问题。无疑,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应该说琦君的这一构思匠心独运,儿子无意,作者多情,作者表面写儿子的话语,实则探讨的是社会问题。在不自觉的时刻,琦君提出人性与道德,传统与现代,善与恶,美与丑等复杂的社会问题,使读者作深层的思考。哪怕有些问题难辩难分,难以结论。这种写法反映了琦君作品构思的深度。由此可窥本文构思美妙之一斑。聪明的读者或许能从中悟出些写作道理。
本文分析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然而让人觉得轻松活泼,实与平易幽默的语言有关。文章三个片段娓娓道来,语言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特别是儿子稚气率真的话语既写出了其童真可爱,又使本文要表达的深刻的社会问题一下子轻松、生动了许多。倘若用生硬的语言讲这些大道理,效果自然不好。另外本文选材似乎信手拈来,实则精心挑选,对比、以小见大等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本文的耐读性。
难点指津
理解本文的难点有二:一是作者对儿子的三句话引出的三个问题虽进行了思考,但始终未给出十分明了的答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可能会停留在是与非的判断上,其实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是”中有哪些“非”,“非”中有哪些“是”。
二是对“前三十年子敬父,后三十年父敬子”这句话的理解。“三十年”应取“三十而立”之意。这句话据文意可理解为“儿子而立之前敬重父亲,儿子而立之后父亲敬重儿子”。另外这两句话运用互文手法,有父子互敬互爱互勉之意。笔者翻阅不少资料发现这句古话其实应是“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意思是儿子而立之前别人对他儿子的态度往往看其父亲的声望地位,而儿子而立之后,别人对他父亲的态度往往看其儿子的声望地位。
考点训练
1、联系儿子的三句话,回答作者分别思考了哪三个社会问题?
2、儿子长大后还坚持自己的哲学吗?试举例说明。
3、仔细阅读第三段,说说作者对女权运动做了怎样的思考。
附:参考答案
1、理发与美化人生的问题,家庭分工和女权运动的问题,青年成长与敬爱父母的问题。
2、儿子不怎么坚持自己的哲学了。儿子长大后已知道头发不是为理发用的,而把“头发”留的长长的。十年水东流,十年水西流。这个世界太多变,儿子长大,看世界的心也发生了变化。(注意儿子的变化是对立统一的,不要完全否定。)
3、答案见美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