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吃鸡蛋等

作者:佚名




  
  成功的标准
  
  美国汽车工业巨头福特曾经特别欣赏一个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这位年轻人的梦想却把福特吓了一跳: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现有财产的100倍。福特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年轻人迟疑了一会,说:“老实讲,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只有那样才算是成功。”福特说:“一个人果真拥有那么多钱,将会威胁整个世界,我看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吧。”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福特拒绝见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福特这时开始帮助他,他们再没有提过那1000亿美元的事。经过8年的努力,年青人成功了,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斯。
  
  打破常规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着。这时,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跑去,并迅速跳投篮,球应声入篮。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这就更有必要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是,当常规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时,就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善于创新,另辟蹊径。只有这样,才可能化缺点为优点,化弊端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
  
  一生磨一镜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