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那天回家
作者:吴依霖
夏天的时候,混着青草泥土味的空气,游离在巷子中,围绕在我的四周。我在那条满是大小石子的巷子里,大汗淋漓地追赶着外婆家的鸡群。穿着塑料凉鞋的我跑得气喘吁吁,而鸡群则被我或是吓得“六神无主”,或是逼得“走投无路”,只得“鸡飞狗跳”,惊慌得飞上矮墙头,钻入篱笆围的菜园。通常,只剩下最后一只鸡被我逼到墙角,知道没办法“绝处逢生”,于是认命地乖乖蹲下,“任我宰割”。可是,它没有料到的是,我只是一把抱起它,然后满足地回到老屋,就“释放”了它。已经忘记了为什么要追赶它们,也许因为无聊,也许因为好奇,但我想,更多的也许是因为害怕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春节前后的老屋是被一片白气给包围的。老屋是热闹的。那片白气中有我和家人呼出的白气,有蒸馒头时的白气,有放炮仗时的白气,还有满桌菜肴冒出的白气。一个大家庭在这一时刻聚在一起,吃着慈祥老人为大家烹制的美味,而慈祥老人也许这一年只为了等待着这一刻的来临,等待着她的儿女回来跟她唠唠家常。其实慈祥老人是寂寞的,她一年到头都经历着一种叫“想念”的痛苦。
冬天的一个午后,慈祥老人为我洗澡。没有热水器,没有喷头,老人用最古老的煤炉把水一壶壶烧开,倒入那个原始的木桶中。我被抱入木桶,享受着寒冷冬日里难得的温暖。水温刚刚好,舒服得让我直想闭上眼。我听见门外水开将要溢出来时壶盖的“咕噜咕噜”声响。午后阳光正猛,老人把被子抱到晒谷场的竹架子上晒着,用竹藤拍打着被子,“啪啪”声惊动了正在休息的鸟,紧接着传来一阵翅膀扑打的声音,然后是两只不知名的鸟儿从窗外一掠而过,逐渐成为了两个黑点,而我恋恋于这未冷的水温,终于靠在桶沿上——睡着了。
等我醒来,我已在被子里被捂得严严实实的,我抱着还残留着太阳余热的被角,使劲嗅着太阳的味道,我看见了空气中许多的小颗粒在透过老屋木缝的一线微弱阳光中漂浮舞动。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会在相似的午后回忆起若干年前的这一幕没有担忧,没有忙碌,更没有作业,没有城市中永无停息的所谓的“竞争”和“压力”的舒心往事。在那里,只有暖暖的水温,清香的泡沫,以及那份难得的悠闲。
可是现在,老屋依旧,而那个为儿孙忙碌的慈祥老人却已经不在了。老屋的一切空空荡荡。逢年过节,大家也不再欢聚一堂,似乎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似乎一个“大家”因为缺少了一个灵魂人物,一根支柱就这么散了,而那份“亲情”则更加单薄,更加支离破碎。
老人在世的时候,喜欢摸着我的头,唤我“傻丫头”。可是,一晃好几年,我再也没有听到过这声亲切的“丫头”了……
学校:浙江金华二中;导师:佚名
评语
唐子江
主题深刻,情感真挚,文笔优美,一下子就抓住了阅读者的心,这样的作文最容易获得高考评卷老师的青睐。吴依霖同学的《那天回家》,文章以淡定中略带伤感的笔调忆写外婆在世时自己的快乐以及家庭团聚的温馨,但那一切随着老人的离开而一去不复返,这反映了中国一个日益严重却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被晚辈有意无意作为累赘的老人是一个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亲情纽带!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发人深省;通篇文字渗透了对老人的真挚感念,让人跟着回忆,跟着感动;作者文笔相当老练,细节的真实传神是一大亮点,“抓鸡”、“春节”、“洗澡”三个事件是三个生动场景,充满生活气息,让人过目不忘,感同身受!但除开头点到为止实际提到老屋以外,其余全都是回忆的内容,文与题有些错位。据以上分析,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我判该文最后得分为54分。
唐子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连续十年参加广西语文高考评卷,最近五年均担任作文评卷组小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