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怀念书信
作者:高维生
书信的品质是朴素的。
我不喜欢虚无缥缈的东西,希望在孤寂中寻找踏实,并记住。读书愿读厚重的、古典的书。读着倾诉和怀念的书是幸福的。一个人在静默中沉浸真情实感里,一生不能忘记。
一封信,牵着人走向遥远,信中人与人的对话是心灵的诉说。每一次写信,全身心地投入,表达人的喜悦、思念、痛苦、离别的情感,人生的看法。
飘雨的秋天,落雪的冬夜,守一盏孤灯,一盆炭火,一杯清茶,品读友人的信或亲人的信快乐无比。常常接到一封信,我不会马上拆开,那种抑制的兴奋,激烈地冲动,满足落寂的生命。字是性格的表露,从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辨认出是谁的来信,好像听到声音,看到笑容,如同与老友、亲人相逢。圆圆的邮戳,印着投出的日期和时间,我想在那天那个时刻,一个人走在去邮局的路,信封中装着一腔的情感和祝福。信投进邮筒,他开始了无期的等待,盼望信像鸟儿一样,飞到远方,叩响友人的门。
这几年收的信少了,长途电话、电子邮件比信多了。人们即便想写信,耐不住途中的那种古老的邮递方式,似乎适应不了今天的生活。
我在“网易”申请了信箱。信箱里的信和稿件千人一面,标准的字体,标准的格式,没一点人情味。即便友人来信,看后也没感动,这种数字化的工具,消灭了人的情丝,少了阅读的快感,找不到旅途所特有的美。它不像一封信那样,剪开信封的一端,抽出信纸,扑面的情潮令人情不自禁。在这里文字不是诉说,而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阅读变成了公文阅读,感觉不到生命的气息,只能逃跑似的掠过。我的一位朋友在远方求学,她直意不肯给我打电话和发电子邮件。她说这样感到更有情谊,如果一封信,没漂亮的邮票,没投递的邮戳,没朋友的笔迹和旅途的辗转。便条式的电子书信,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我怀念去邮局的路上,手中拿着书信,心中呼唤着友人、亲人的名字。
我收藏很多年前的信,信封大小不一,纸质不一,色泽不一,那时邮政部门还没严格信封的规格,普及邮政编码。有的时候翻出来,感受一下老书信的快乐,回忆远去的日子,这是生命中的需要。
书信是一种情感。
——选自《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