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师道杂议

作者:李成阳




  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的观念,远在荀子之时就已出现。明清之际,一般人家厅堂中都立有“天地君亲师”这样一个牌位。辛亥革命后,皇帝没有了,民间渐而将“天地君亲师”改为“天地国亲师”。在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心目中,天、地皆是虚位,君或国也是虚而远之的对象,故五大尊中,最为百姓看重的是“师”。
  中国人如此尊师,但在传统伦常中却没有师的位置。三纲五常中,没有师生的规范,为古人所极为重视的丧礼中,也没有弟子为师服丧的礼制定数。这并非古人疏漏,而是有其不可规范的原因。古代儒家,乃至一般读书人都认为“师”和“圣”职责相同,即教师的职责是开启人之智慧,给学生、民族以文化生命,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将其读书的学校称为“母校”。而圣人最大的功绩亦是给人文化生命,使人安身立命。中国人认为,任何礼制规定都不足以表示对圣人的仰慕之情。故礼制中一直没有圣人的位置。而“师”与“圣”功德相同,故礼制中当然也就不应该有师的位置,这是就理想层面说的。而现实中的教师,则又显得队伍庞杂,素质参差不齐,其中有成贤成圣之师,亦有误人子弟之师。因此用任何一种标准的礼制规范给教师定位,都与实际教师队伍现状不符。以上两点大概就是传统伦常礼制中没有教师位置的原因。尽管有上述原因,中国古代还是有师道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是传统师道的经典表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指一种融知识、能力、道德操守为一体的生命形象,它很难也不能具体化为客观标准,尤其不能量化为学历或教师类别。如果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诠释“身正为范”,“行不由径”和“思无邪”大概可以作为“身正”的解说。“行不由径”语出《伦语》,本义是走路不抄小道,引喻为行事守正道,不取捷径,更不搞歪门邪道。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就是思想情感表达适中,无“过”与“不及”之弊。据上分析,身正就是思想情感表达适中,行为笃守正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字面意义平实,卑之无甚高论。但身体力行之,则殊为困难。其难之一是学识修养。其难之二在于人之秉赋皆有所偏。教师学高、身正之养成,既要纠正己之偏而归之正,又要根于己之偏以发展个性,自成一家。就此而言,所有教师内化这八个字师道的途径、感受皆各不相同。其表现形式也因人因时而变化万千。社会评价教师,固然有一些共同标准,但历代公认的名师无不是个性分明!其体现学高、身正的深层精神气质也迥然有异。其难之三是师生间的知识乃至精神生命的传承方式,因环境差异和师生个性,也是难有定法,故要因材施教。综上所言,可以得出如下判断,教师要把这八个字内化为精神生命,并成为其活生生的见证者,它没有一套可供遵循的客观标准或路径。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用之于师,则可曰:师道无形。无形就是无客观标准。因此,师道的确立,从根本上讲,需要每位教师自立、自求、自悟、自觉。没有这种自求意识,一切有关师道的规定都会成为与教师无关的东西。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导师:佚 名
  
  点评:这是一篇上乘之作,作者旁征博引,引用大量例证来做一个“师道杂议”,但与其说这是一篇议论文,倒不如说是一篇说明文,个人观点和大量相关例证的结合,在结构上紧凑,在论证上严密,既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又把相关的师道知识一一道来。(苏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