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仇恨熬干人

作者:鲍尔吉·原野




  秋天,农民握木锨把谷粒扬向空中,借秋风吹走秕糠,落下谷粒。
  ——有价值的留下来。无价值的被风吹走。
  然而对人生来说。去留与其价值并不等同,人生比种庄稼复杂。人与人交往,夫妻也罢,朋友也罢,同事也罢,最终留下的,不一定是爱,或许是恨。
  假设生活是风,先被吹走的是什么?是柔情爱意。别人对自己好,自己认为理所当然,而且——有哲学家和神经内科专家研究这个事情——没有立即兑现的好都不美好。对方给予的、很久以后才显示的福祉,人们一般都无动于衷。爱,不容易在心里扎根。所谓爱情、感激,仅仅指对方满足了自己之后的好的感受。于是,人间有这样的谚语:
  “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观察爱在人心里的稳固度,不说其他,观儿女对父母的态度,即可知道爱的根须在人心中尚浅。天下到哪里去找父母对孩子那么深的爱?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多数人而言,毛毛雨而已。
  爱不容易扎根,因为爱和善良、智慧这些东西一样,由于软弱而难以养育。人参难养,珍珠、梅花鹿等珍贵之物不仅难养,还容易被毁灭。爱也容易被毁灭,比如说被遗忘、被忽略、被低估。当风吹来,爱像秕糠一样被轻飘飘地吹走了,落下来的是什么呢?
  ——恨。
  恨与爱,在比重上前者大得多,这是借物理学的说法。第二,借用生物学的表述,恨的生命力比爱不知强多少倍。恨的第三个特征是长寿,恨在人的心田寄生下来之后。人活多长,它就活多长,正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当然,这是就一般人而言,高尚与高明的人不在此列。
  在人心里,恨像闪电一样鲜明。它来到就不走了,研究大脑机制的神经内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在恨的同时伴有愤怒和强烈复杂的化学反应。每恨一次,恨就通过心理和化学机制强化一次。由于人类大脑拥有回忆功能,每次回忆都在激化恨的生长,这就不难理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刘邦和项羽等等世间一切死对头为什么那么恨。而且越来越恨。恨不仅是阶级的、利益的、宗教的。也是化学的和政治的。有一些领导者仅仅通过煽动仇恨,就能让民众团结一心,如希特勒。
  恨在人的心里疯长,不受约束。主人最怂恿娇惯的对象也是恨,它占据和消耗了人的大部分能量。最终。仇恨熬干了人,妨碍了人原本能做的许多事。仇恨改变了人的面相,视之凶戾。如果把仇恨压在心底,人会变得虚伪,成为两面人。
  劝人放弃恨,是帮人活得好一些。好比是帮人把心里的破砖烂瓦扔掉,轻松生活。“不要怨恨”,是说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心与怨恨结成同党之后,在当下、于久远会产生多么大的重负。人的力量,并没有怨恨的力量大。如同癌的力量一般会大过人。
  心里装满恨的人不知道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我们在褒扬人物。比如鲁迅的时候,不知有心还是无意地忽略了他的学问和他对现代小说的贡献,只强调“横眉冷对”,使人们感到恨比爱好。恨显得决绝,显得高迈,仿佛心怀大恨可以名垂青史。人们甚至认为恨的样子好看,像木刻一般。经过长年的传播,人们以为“横眉冷对”是人生最酷的姿态,而不知其他姿态。
  没有恨,照样活。宽容的人,和善的人,不激烈的人,才能让别人安心。
  (选自《文学故事报》)
  
  杂文包
  放弃恨,拥有爱,与人和谐相处,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主旨。而为了体现这一主旨,作者多处用了对比手法。生活的风先吹走的并不是恨,而很可能是爱,这是一比。爱不容易在心里扎根,恨则生命力强,能不受约束地在心底疯长,这又是一比。爱和善良和智慧和宽容相伴随,恨却让人虚伪,最终熬干人,这还是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容易明白,爱是多么的重要,而放弃恨、播撒爱又是如何的艰难,需要人们付出多大的努力。此外,文章还采用了比喻、类比的表现手法,生动、通俗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开头的农民握木锨在秋风中簸扬谷粒的比喻,巧妙地说明了爱和恨谁更容易在人们心里扎根的道理。接着,作者又将爱与“人参”“珍珠”“梅花鹿”发生连接,不仅让读者感性地觉得爱的珍贵、美好,又能很好地说明了爱难于养育、易于毁灭、需要人们精心呵护的道理。作者还将恨与“破砖烂瓦”“癌”相连接,显露出对恨的态度,引发人们思考。另外,本文引述的事例,也可说是信手拈来而又恰到好处,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印证作者的观点。
  ——龚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