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阅读能力与多维阅读视角的构建
作者:胡洪波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在2001年上半年,曾以《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发表为“导火线”,引发了高校学者、教授及众多中学名师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阅读教学中是应“求解”、“不求解”和“不求甚解”中展开,各方似乎均言之有理。透过这场争论,我以为无论是“求解”、“不求解”或“不求甚解”,均说明各方都承认文本中有“解”的存在,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读者眼中,文本的“解”是“惟一”或“多元”、是“切近”或“远离”作者创作意图的问题。文本的“解”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够严格地用“正确”或“错误”为判断标准,这是文学的重要特性,但我们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放弃对“解”的追求,就像数学中的方程式,在事先不知道“解”的情况下,无论是“无解”、“有解”还是“多解”,我们都需要循着规律去“求”一样。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为经典作品,“解的存在”是这些作品的共同规律。时下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比较流行“感悟”,这的确是一个好的途径,但“感悟”需要一定的“物质”作基础,“单纯的学生自我感悟”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重复,至少是效率不高的。我们不能在阅读教学中从过去“教师一统天下”的极端而走向“学生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师生共同探寻指向“解”的规律(而不是强加给学生一个惟一的“解”,也不是听任学生得出的任意的“解”)依然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一个“以文化视角为纲,以美学视角、人文视角为目”的多维阅读视角应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以阅读兴趣的培养为目标,初步建立阅读的文化视角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布鲁纳的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内部动机是因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这种动机相对于外部动机而言是热烈而持久的,可导致学生更高的创造性。很显然,过去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统天下”的教学方法和过分偏重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教学内容,已无法使学生对阅读教学课堂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学生在上课之前似乎已预知了教学的整个内容和程式,并经常得到验证,对阅读教学的兴趣自然会日渐消退。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的。在影响兴趣培养和建立的诸多因素中,事物或活动本身(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和教学活动本身等)以及对该事物或活动的认知要求(对文本理解的要求)具有重要地位。只有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认知要求过低或过高都不能引起兴趣的产生。在阅读对象已定的前提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便要在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上注入新的活力。
在教学方式上,布鲁纳认为“发现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有效方法。“发现法”就是把学生作为发现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利用教材或教师给予的其他材料,师生共同去探寻和发现。“发现法”之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在获取相识或似曾相识的经验和知识时产生的“好奇心”和“兴奋感”。因此,阅读教学活动应是轻松活泼、互动交流的。
在教学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力图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阅读的文化视角就是要引导学生观照和感受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这是教育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新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对中学生提高“文化品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努力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发学生去发现。例如,《诗经》有很多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诗经》本是“兴观群怨”之作,透过《诗经》篇章,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化现象。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选入《诗经三首》,其中《卫风·氓》的教学,固然可在比兴手法的运用、女人公被氓抛弃的遭遇、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愿望上着力,但我们以文化的视角来观照,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文化现象:①“媒妁之言”在古代婚姻中的重要性——“匪人愆期,子无良媒”,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媒不妁不为婚”的习俗;②婚辰吉日的选择——“尔卜尔筮”、“秋以为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待婚姻的神圣感(需占卜以求神的认同)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以仲春“桃花夭夭”或初秋的“春花秋实”之时寄托对后代繁衍的重视);③婚嫁的形式——“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反映出“女随男居”的习俗已经形成。其中,也反映出西周时期“婚姻六礼”的存在,便是“纳吉”,便是“亲迎”。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把氓的抛弃行为拔高上升(这也是我们传统教学中习惯性的作法)到对爱情观的“忠贞”高度。姑且不论“爱情忠贞观”自身的复杂而无法言明,单就氓的行为而言,氓并未违背当时西周的礼制。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周代有“七出”之说,即七种“出妻”(即后来的“休妻”)的理由,因而在周代“出妻”是“合法”的。如果过多地指责氓的不忠,势必在学生中形成“负心汉”的思维定势。
对文化的探寻,既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应同当下的文化现象进行对比,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并在课外阅读中成为一种自觉。
二、以情感体验为目标,构建阅读的美学视角
“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来完成。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编写说明》中,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成了三个渐进的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高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目标和要求。无论是欣赏、研讨还是评价,从实质上来说都离不开对文本的审美观照。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快慢是阅读教学成败的重要衡量指标。
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感悟、体验和积累“美感”的过程。这种感悟、体验和积累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学生作为“接受者”真正接受到或感受到这种“美”的存在,我们的教学才真正具有意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接受美”的过程。在尧斯的接受美学理论中,“在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反应,他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种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其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正是由于接收者的中介,作品才得以进入具有延续性的、不断变更的经验视野,而在这种延续性中则不断进行着从简单的吸收到批判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地接受、从无可争议的美学标准到超越这个标准的新的生产的转化”。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放在不同文学时期所追求的“美的观念”上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一般而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或抒情文学作品)重在“意境”的追求,现代文学作品(或叙事文学作品)重在“典型”的塑造。教学中应努力用形象的语言还原历史中的“意境”,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体验“情”与“境”的交融,去体验“境中之情”和“境外之意”;或引导学生幻化为作品中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师生共同去体会典型人物的心态、心理等。以这种情感的体验为基础来感受“意境”和“典型”的存在(即美的存在)。
三、以关注人生为目标,构建阅读的人文视角
对“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这也是新大纲最为显著的特点。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化界曾掀起一股“寻思人文精神”的热潮,比较“断裂说”(以上海王晓明、陈思和为代表)和“虚无说”(以北京王蒙、王朔为代表),虽然他们在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国曾经是否有过人文精神”等问题上争论不休,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应更多地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并都不回避“现实的中国是需要人文精神的”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人文精神的灌输要与培养一代既遵纪守法,又勇于维护自己权益的有独立人格、勇于创造的新一代相结合,才不会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阅读教学中,在中学生心中播下“人文精神”的种子,将作品的分析同“人的存在”、“人的价值”结合起来,不仅会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在客观上引导了学生对自身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例如: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的当代作品《我与地坛》写出了残疾人的痛苦、写出了对生命和健康的珍爱、写出了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也写出了对母亲深厚的爱的怀念。如果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中存在的颓废、消极现象进行对比,相信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憾。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切不可作千篇一律的要求,更不可强加教师个人的理解于学生之上。在阅读教学中突出阅读的文化理念,构建中学生阅读的文化、美学和人文视角,受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和阅历所限,理解的个体差异性是较大的,应允许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这也是阅读创造性启动的基础,而阅读创造性理应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更高目标之一。文化视角、美学视角和人文视角的观照在不同的作品中应各有侧重,可综合运用,也可取其一而用之,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一种阅读的自觉——即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有一种阅读对象、阅读品位的选择上高雅化的自觉,对文本的观照方式的自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