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试论研究式学习课堂的构建

作者:刘元德




  研究式课堂的构建依赖于老师、学生及有效的教学行为。
  
  一、老师以什么样的角色走进课堂
  
   传统教学曾赋予老师各种崇高伟大的形象:老师是一支蜡烛,去教室普洒光明;老师是园丁,去教室修剪树枝;老师是工程师,去教室研发产品……。诸多形象显示,老师是授业者,是知识的化身,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这些称号却不能再合法存在,应该成为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应是全新的教师形象。
  教师是学习者 这种提法显然与传统意义的老师形象相悖,授业的老师与求知的学生相对而存在,老师何故能成为学习者?然而,新的课程改革实实在在对老师提出了如此要求。我想,这大概有两层涵义,一是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走进课堂,另一层是老师必须和学生在课堂中互相学习,老师所面对的新课程已不仅仅是一本教材,仅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已很难再走进课堂。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在创新中学,学生接触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准备一点去讲一点如何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必须持续学习,持续成长。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没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没有与高质量教育相适应的教育和教研能力,终将为教育所弃。另一方而,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的,缺乏学习的要领和方法,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学习呢?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具有学习的本领,和学生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共同开发未知,求取新知,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教师是组织者 新课改对老师作用的定位既不是主体,也不是主导,而是组织者。这个“组织者”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组织教学,而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老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生不再以教为中心,学不再围绕教转,老师也不再支配学,而是服务于学,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协助学生获取新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促进者 新课程一个突出的观念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师生关系上,不再是学生适应老师,而是老师适应学生。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为了服务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构建研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师的促进显得尤其明显,比如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并转换目标,促进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策略或最佳途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研究中不断地把研究推向深入,促进学生向更高处发展。这里的“促进者”绝不是“主宰者”,可以是旁观者,维护者,支持者,但绝不能包办代替。通过教师的促进,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学生以怎样的学习方式主宰课堂
  
  这里,我想单从学生的角度论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师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惰性,老师看教参,钻教材,然后传授,学生已经习惯了坐着听,被传授。长期以来,老师追求简单,很多老师甚至连双边活动都不愿进行,而学生则懒得动脑,一问三不知,大多习惯了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所以,要实施研究式学习课堂,必须改变学生学习过程的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变化,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责任感。在学习方式上,从注重接受转向注重发现和探究,不再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凭借。每个学生要真正懂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内涵,敢于向书本质疑,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发表大胆新奇的见解,敢于异想天开,一切的个性化表达都应被珍视。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应被广大受教育者所接受,尤其对于研究式课堂而言,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能自己发现,自己求知,老师只能是“学步”的拐杖。同时,也只有自主,才能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获得自主活动的空间,也才能真正感受到求知的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妙不可言。而合作学习应成为一种非常可贵的学习品质,现代社会群众,少有独立,多为合作,小到问题的探究大到课题的攻关,都离不开彼此合作,这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资源,所以分工协作,交流心得成果也成为研究式学习课堂必需的学习方式。
  
  三、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是研究式学习课堂成功的保障
  
  随着教师角色、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是师生信息交流方式的转变。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和以谈话法(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不适合研究式学习课堂的需要,而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讨,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自学、合作学,独立思考,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从而使课堂的主体性活动、体验性学习落到实处。
  下面就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淡谈构建研究式学习课堂的一些具体方法。
  
  1、发现式学习
  善于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善于发现美、欣赏美成为语文研究式课堂的灵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我和学生一起走进了鲁四老爷的家中,当读到“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一句时,有学生发问了,“为什么要用‘剩’呢?我组织学生展开研讨,相机点拨,可以横向用词比较,如“呆”“留”等,也可以体验“我”当时的心境,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很快便有了答案,从意义的发掘到意韵的探究,真可谓“涵咏功夫韵味长”。从字面意义的挖掘到人文情理的推断,处处都有探究。仍以《祝福》为例,学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意见纷纭,有“饿死的”、“冻死的”、“恐惧而死的”、“被礼教杀死的”,各种观点争执不休。我激励学生深层探讨,很快便都有了充足的理由。在接下来的小组交流中,学生侃侃而谈,想象新奇,异彩纷呈。
  当然,人文性作为语文的重要特性,课堂探究中离不开熏陶、感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发现美、感受美、探究美应该成为课堂探究的重要内容。仍以《祝福》为例,从小说表现的内容看,学生更多地看到了社会的愚昧、黑暗,看到了人性的虚伪,这都属于“丑“的范畴。但是,换一个审视角度,从文学的角度看,这里有没有可鉴赏的内容呢?课堂上,我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文学审美知识,并提供了各种范例,组织学生超越作品,完成审美跨越。很快,就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其中,有几篇文章格外引人注目,如《没有花朵的春天》、《小鲁镇,大社会》、《祥林嫂不属于鲁镇》、《生命的韧性》等,这些文章的出现,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指师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学习,就是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求知。体验式学习最经典的教例是美国的一节“蚯蚓”课,众所周知,不再赘述。
  在情境中体验,这里的“情境”一指具体的生活情境,二是指设置的情境,三是想象中的情境。具体在哪种情境中体验,应视学习内容而定。这里可以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学习诗歌时,我经常把学生带到教室外校园的草坪上或郊区野外,让学生充分放松身心。学习臧克家的《青鸟》,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爱这土地》等诗歌时,学生在自然中大声朗诵,渲泄情感,这里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述,是在情境中自然产生对诗歌的生发,学生分小组交流读诗的感受,对诗的形象把握,探究个性化的朗诵技艺,收到了很好的鉴赏效果。在学习戏剧时,我广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先再现影视材料,把剧中的场景展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学习小组均把剧中人的感情作为研发重点。通过情境的设置,角色的扮演,剧中台词的解读(强调个性化理解),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中,在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他们发人所未发,不断升华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当然,老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情境。有时,情境的改置也有随机性,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检验,老师或者一段激情的表达,一首抒情的歌曲,几个简单的动作,都可能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学生也应善于在想象中构置情境,进行体验性学习。
  
  3、“空白”的效用
  空白,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教学中,老师如能善留空白、善用空白,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有益处。如在《项链》的教学中,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续写结局。小说的结局无疑是一个巨大悬念,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解读,续写出各种结局,不可强求一律。《祝福》中,关于祥林嫂如何沦为乞丐,在风雪夜中怎样死的,这都是一些可以利用的空白,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探究补足这些空白。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较为常用,不再赘述。
  
  4、个性化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堂中,激励求异,提倡个性化学习。在研究式学习课堂中,老师应该更多关注那些显得不群的同学,对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应多关照,多激励,多引导,对他们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应予以保护,要善于发现那些有特殊爱好的同学。爱好写诗,就应帮助他成为诗人;爱好散文,就应鼓励他成为散文家。对那些思维活跃的同学,应给他们提供更宽阔的空间,对“天才”的保护应成为老师重要的职责,在这里,老师的眼光要敏锐,思想要解放。
  研究式学习课堂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更多地依赖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业务素质。与传统课堂相比,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所以老师的专业化会越来越突出。当然,研究式课堂并不是一律不要讲授,和传统课堂比,老师与学生更近,老师更多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老师的教学更切合教育对象。所以,从传统课堂迈进研究式学习课堂,并非隔着“鸿沟”,只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必将很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