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回眸一节文学选修课

作者:胡 咏




  
  四、杂感
  
  一节课结束了,身心不免有些疲惫,但当看着学生带着些意犹未尽的神情,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时,又掩饰不住地有些自得。一个星期的准备总算给学生留下点印记——我有这个自信。而当再次回顾这节课时,又忍不住想再说几句。
  1、用心呵护教学活动中的“心血来潮”。听老教师的课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的课总是那么张弛有度、举重若轻,我们为他们的经验感到折服,那么作为初执教鞭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理解应在于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头脑,善于将新思想付诸实践的睿智。由此也决定了青年教师有更多灵光乍现、灵机一动的机会。我酝酿这堂课的机会,便源自于学生的一次偶然发问,而学生的问题,恰恰让自己“瞿然一省”,而自己不经意的一问,最终促成了这节课的可行。因此,善于把握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可以极大地拓展自己课堂的外延,使其充满张力。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心血来潮”。
  2、“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辩证谈。习惯性的经验让人们不加鉴别地对“授人以渔”的行为大加赞赏,而对“授人以鱼”的做法迎头痛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操作中矫枉过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譬如,某些学校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行规定一节课老师只能讲授十五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应为三十分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这节课就被视为不合格。对我这节课而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不在于他们支配课堂时间的多寡,而在于他们是否自愿或自主地进入到《水浒》的世界,在品读、消化相关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同或反对执教者归纳所得,从而有鉴别性地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这又何尝不是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张扬呢?所以,一味用学生占有时间多寡的尺子来衡量学生主体性地位是否突出是不科学的。
  3、重提执教者的专业素养。在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大的今天,在《新课标》已正式颁布的现在,“吃老本”、奢望一劳永逸的教师势必因停滞不前、固步自封而被淘汰。语文教师尤其要有这方面的危机意识。而具备开选修课的能力,已成为构成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基本要素。你适应当然好,不适应也得适应,而且必须适应,终得适应。开选修课固然与执教者的勇气、魄力相关,但具备发言权的依然是执教者本身的专业素养。这使我联想到了我们这个研究生进修班开设的意义。在我看来,它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这些处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不甘心让“一本教案走天下”的现状延续下去,不甘心在而立之年就将自己的视野囿在井口,“我思故我在”,清醒地活着,清醒地工作,再也没有比这更充裕的“充电”有意义了。所以扩展旧有的知识体系,重构新的知识板块,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