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警惕作文创新的立意误区

作者:黄南华




  作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领域,“文贵求新”已成为当前中学生作文的价值导向,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然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人格,让学生确定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理想,培养自己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其品德更加美好,心灵更加健康。但冷静观察当前中学生作文创新的现实,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误区。不少学生一味求新,却分不清创新与致谬的区别。我们必须从作文与做人的一致性,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和道德建设的高度正确引导,警惕和纠正中学生在作文创新过程中走入立意的误区。就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思想特点和写作实际而言,其作文创新在立意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刻意求异,混淆是非界限
  
  由于中学生对现行强调“划一”的某些教育行为的一种逆反心理,有的学生片面理解,认为创新就是求异。一味强调“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写人所未写,言人不敢言”,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分青红皂白就与传统定理决裂,混淆是非界限或以正为误:你说“开卷有益”,他说“开卷无益”,你要反腐倡廉,他说“没有腐败就没有经济发展”。或反正立误,将前人隐含于客观事物的情感观念,如松之坚强、莲之高洁、竹之虚静等人格品质加以否定,形成悖谬的立意。甚至为早有公论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平反昭雪”。2002年高考某省考生作文《潘金莲的选择》大言不惭地要为西门庆正名,此类立意竟然还被誉之为“创造性行为”而获高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
  
  二、个性膨胀,夸大自我价值
  
  中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最易叛逆和盲从,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对社会不甚了解,又因为家长溺爱和社会上极端个人主义影响,容易“强调自我”而无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这种共有的心理特征,一遇张扬个性的时代风潮,极易“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如不正确引导,极难将自身价值融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极易激化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矛盾,难以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不少学生在作文中把一味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坦露的虽然真实但却是扭曲的心灵崇尚为“创新”。提出“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认为“遵纪守法”就是“十足的奴性”,赞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追求“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有的在编写故事中把自己描绘成类似于“蜘蛛侠”那样包打天下的救世主。
  
  三、悲观厌世,发泄灰暗心态
  
  目前,在中学生作文中出现不少灰色心境。如由于受社会阴暗面消极影响而悲观失望,或因对生活中不良风气反感憎恶而嘲讽偏执,或因不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而消极逃避。而学生又往往在作文中把这种悲观厌世情绪作为创新的立意而表露。某校学生以“与大师对话”为题作文,学生仿照杂文《谏屈原书》,开篇对屈原眷恋楚国投江提出异议,接着向屈原提出三策:弃官从文,半官半商,为官则随。也就是要屈原丧失人格,同流合污。有的愤世厌世,认为社会“只有黑暗,没有光明”,“十个官员九个贪”,“他人就是地狱”,“人间真情天上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向往陶渊明式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隐居生活。有的对未来丧失信心,对人类未来的描写,或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世界,或是现代化的杀戮场面,或是地球爆炸人类灰飞烟灭的恐怖景象。
  
  四、财富至上,崇尚拜金主义
  
  由于受社会功利及金钱至上风气影响,学生在作文中谈及理想往往和赚大钱挂钩。在评价人物事业成功的标准时,总是以财富的多少为尺度,感叹“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钱爸爸”。有的甚至在作文中鼓吹“金钱万能”。2002年丢失诚信背囊的作文,有的学生提出美貌、金钱、才学、机敏、诚信、荣誉都不能丢,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艄公跑两趟,只要多给艄公些钱就可以了,表现的是一种金钱主宰一切的理念。“谁的金钱多,就崇拜谁”。某班一次作文《我所崇拜的人》,42%的学生都写到比尔·盖茨,其原因是“他是世界首富”。
  
  五、崇洋媚外,西方文化至上
  
  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加上青少年喜欢追求新异事物的特点,学生在作文中常常把追求西方文化当作创新需求和最高目标。大力赞颂西方的“民主”、“人权”、“平等”,热衷于西方的风俗民情。把出国留洋当作人生的终极追求。母女消除误解的故事一定加上圣诞节的背景,在同学友爱情节的记叙中加上愚人节的插曲。作文中“言必称希腊”。某校在一次“成功与条件”的话题作文中,对学生所选用材料加以统计,结果竟78%均出自外国。有的无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先进文化建设的现状,大叹文化建设的“今不如昔”、“中不如外”。某省2004年高考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考生立意主要是三类:一是痛责国人缺乏人文素养,中国缺乏人文精神;二是大力赞扬日本、欧美人文素养如何高尚,人文精神如何丰富:三是痛斥我们的社会和学校扼杀人文精神。阅卷教师对比嗟叹不已。
  作文创新对于强化语文的人文精神具有巨大的意义,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又是人们的基本修养和品质的反映,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弄懂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把癞疮当作鲜花来赞美。面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复杂的社会,学会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明辨是非,走好人生之路。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