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联想在话题作文写作中的意义

作者:崔 美




  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同、相似、相关、相反关系的反映,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由特殊现象想到普遍现象的心理过程。其在话题作文写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能使作者张开形象思维的翅膀,拓广思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审题立意,构思谋篇,深入议论。
  联想类话题作文是近年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考察形式。一般来说,联想分为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
  一、相关联想,又称接近联想。事物之间原本存在着某种联系,当提到其中的
  一种事物时会自然想起另一种事物,也就是平常说的“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如:由美士兵在伊拉克的虐囚行为联想到美国政府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的可笑;由日本将韩国的独岛圈走联想到日本始终怀有独吞我国的钓鱼岛的妄想,贼性不改的无耻;由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联想到国共合作、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由衷地感到欣慰等。
  二、相似联想,也叫类似联想。有些事物之间本身并无直接联系,只是人们在认识上感到它们有某些相似,也会产生联想。
  例如写《树木·森林·气候》这样的文章,我们首先要想到与之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树木、森林、气候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质为量变到质变。按照这种关系,我们可联想到“个人——单位——社会”:我们在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找到了可比点。还可以论证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足球事业的振兴,社会风气的转变等等。这类作文的写作关键是首先理清题目中几个概念间的关系,然后再类比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三、相反联想就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头脑中又浮现出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事物。从高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要写出符合话题要求而又有新意的作文来,就需要作者认真审视、细心揣摩命题意图。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2002年关于登山者“心灵的选择”话题,如果学生不善于针对材料或话题进行联想,只停留在表层,就很难写出有意义、有深度的文章来。由“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联想到生活的丰富性、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性:由登山者“心灵的选择”联想到孟子的“舍生取义”,联想到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选择正义、出生入死、执着追求真理、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的仁人志士。
  1996年高考看图作文《给六指作整形手术》和《截错了》,虽然画题已直接点出了内容,但有的同学往往仅是就画评画,谴责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工作马虎,给病人带来不该有的痛苦和损失,这样,议论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挖掘出深层的意思。有的同学却能把整错指、截错肢与医生的职业道德联系起来,并由此推及到社会上丧失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缺乏敬业精神的各类现象,挖掘出画面的深层含义。这样的文章,立意显然要高得多。同题作文,只有善于联想,挖掘出画面的深刻内含,才能进行比较,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明我“更喜欢”的原因。善于联想,就是要善于“借题发挥”,善于找出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道理之间、事物与人之间的相同、相似、相关、相反的联系点(质点)。
  如2001年高考作文,由诚信被抛在水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在当今社会里,诚信这种金子般闪光的美德,已流失在某些人心灵的沙漠里。人无信而不立。从年轻人轻视诚信,我们可以联想到企业生产经营对消费者的诚信。企业只有取信于人,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才能在公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我们认识到诚信对企业生命的重要意义。如果再联想到我国加入WTO后面对险象环生的游戏规则,提出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要求,以诚信为本,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进而实事求是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任凭思想自由驰骋,纵横开阖,思路就会越拓越宽。
  从平时的作文训练来看,话题作文要写出新意来,同样需要作者认真审视,细心揣摩命题意图。如下面的例子: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
  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急流,它穿越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已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
  一位老者却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请以“勇敢和方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面对同样一种现象,年轻人和老者得出了绝然不同的结论。年轻人从中悟出了百折不挠的精神,确实,百折不挠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有人甚至认为人生的乐趣就在奋斗的过程之中;而老者却从中悟出了不断反省的必要,从局部和某个阶段而言,这条鱼的游技很精湛,但由于没有及时反省自己所游的方向是否正确,最终导致了死亡的结局。这两个结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我们能在审题中,将两者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就能够使说理更全面,也更透彻。根据材料展开联想,我们会联想到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坚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残暴的教会用火把他活活烧死。面对熊熊烈火,他毫不畏惧。为了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我们会联想到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人员,置生死于度外,日夜抢救患者。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他们中的邓练贤、叶欣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打胜了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联想到无数革命烈士,联想到不断探索的科学家,联想到站在前沿的改革者等等。他们都是既有勇敢还有正确的方向广,因此勇敢和正确的方向缺一不可。
  这审题的过程,正是立意构思的过程。由此可见,善于联想的奥妙,就在于物与物、物与理、物与人之间联系点的寻觅。找到了两者联系的质点,就架起了由此及彼的桥梁,就能克服两者在意义上的差距,从对一个问题的议论引申到对另一个问题的议论,从一个细小的事物获得启示而去认识另一个事物,从而进行正确的审题立意,构思谋篇,使认识得到深化。
  在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积累,立足于材料,运用类比方法联想自己见到或听到的相同、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移植到生活观象中,寻求材料内容与生活现象相联系的质点。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由表面现象联想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性联想,使思维呈辐射状伸向四面八方。这样,学生就不难通过联想,确定文章的最佳立意,合理地构思谋篇。
  联想在审题立意、构思谋篇中,决定着议论文的成败;联想在议论展开时,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生活积累,靠的就是联想。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眼光放开一点,不拘泥于眼前的事物,而是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知识重新进行组织、整理,从已知的信息、材料中联想到某一观点,把联想的触角伸向思维可能达到的地方,使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方向发展,就现象看本质,就原因找结果,就结果探动机,那么,就能开发得广、挖掘得深,写出既充实而又有新意的文章来。
  总之,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它对议论文的审题立意、谋篇构思和议论思路的拓展,有重大意义。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努力积累,丰富感性认识,加强思维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逐步学会首先在观察中通过联想认识生活,进而在构思中通过联想表现生活,写出内容充实、富有现实意义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