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与拿来主义

作者:戴展斌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将学生的消极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以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效应,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最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而“转变”的关键在于激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那么,如何激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种方法,即坚持拿来主义,让其他艺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般的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来达到教学目的。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因为文学所凭据的语言不过是传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符号,而非客观事物本身,因而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因此,单靠语文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很难将文学之美传授给学生,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此,必需打破单一的口授常规,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我国古代早就认为“诗、书、乐、画本是一体”,一幅泼墨写意山水画必配以诗词,诗画相映成趣,一首词作也是入韵能歌的。再说文艺本是一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主动“进口”其他艺术,从而达到激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一、援引音乐艺术
  
  1、以“乐”衬文。
  文学审美遵循“先入后出”的原则。启发学生“入文”的方法也多,采用背景音乐是颇为有效的一法。特别是对抒情散文而言,若能恰到好处地配以情调一致的背景音乐,学生很快便会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与作者同悲同喜,从而也就对作品的主题、情感理解得更深一些。例如,教授朱自清《荷塘月色》,便选用一首恬静柔美略带感伤色彩的吉他独奏《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很快便随乐声和朗读声沉浸到亦真亦幻的朦胧月夜中去。教授《孔雀东南飞》便选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哀转凄惋的乐声里去体会焦仲卿和刘兰芝的不幸。
  2、以“乐”赏文。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音乐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作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作品本身即是对文学作品内在意蕴的阐释,因此,如果在学习完文学作品之后,再听一听相关的音乐作品,那么,对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可能会理解得更深入细致。比如,教授白居易《琵琶行》就可以听听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教授《木兰辞》,也可以听听琵琶协奏曲《花木兰》。
  
  二、援引绘画、雕塑艺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僵化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毫无兴趣可言,“创新”被提到了最前沿。要创新,首先要让学生有新刺激、新兴趣。我们可以援引绘画雕塑作品来给学生新刺激。比如说训练人物描写,把罗中立的著名画作《父亲》搬进课堂,把“大卫”雕像搬进课堂,从“平面”到“立体”,给学生新奇感受,这样,就不愁学生没写的了。因为绘画和雕塑都是凝固的瞬间艺术,可以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比如,面对一幅《蒙娜丽莎》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她的微笑,着重描写她的微笑,她为什么笑,她心里此时此刻想些什么,学生的兴趣这时也被激活,开始浮想联翩,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作文之“炊”的“米”因此得以顺利解决。
  
  三、援引书法、电影艺术
  
  “字如其人”,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体现了其与众不同的情操和个性,这与众不同的情操和个性正是他的风格,这种风格同时也浸润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因而不妨在教学时把某些书法作品引入课堂:一则激活学生兴趣,二则又能透过他的书法作品的风格来理解文学作品的风格。比如教授王羲之《兰亭集序》,则可以介绍他的这一“天下第一行书”,体会它的“蛟若游龙,飘若浮云”,体会王羲之的潇洒俊逸;教授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介绍他的《苏州寒山寺帖》,体会苏词的豪放风格。
  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也可以引入教学。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对文学原著的主题作了适当的理解和阐释。把电影引入教学,除了能激活学生兴趣之外,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原著的蕴味。比如,教授鲁迅《阿Q正传》,就可以在电教室边看VCD影片边讨论分析,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投入到阿Q的人物悲喜命运之中;教授《木兰辞》就可以观看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也可以观看电视剧《红楼梦》。
  总而言之,援引其他艺术进入语文教学,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情操也得到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