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荷塘月色》思想感情的再探究

作者:李学东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方面的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关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历来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寄情山水,抒发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
  二、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借景抒情,表现愁闷的心境。
  三、认为《荷塘月色》是表现朱自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
  四、认为《荷塘月色》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的心情。
  五、认为《荷塘月色》是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认为《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深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笔者以为,上述观点都不完全正确,难以客观地反映出朱自清当时的思想实际。因为前三种观点局限于把朱自清当作一个旧文人来看待,因而降低了朱自清的思想境界;而后三种观点又有人为地拔高之嫌。比较实际的看法应是:《荷塘月色》固然表现了朱自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流露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主要还是表现自己“众人皆醉而吾独醒,众人皆浊而吾独清”的清高和超脱的思想感情。
  何以言之?我们可以从朱自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荷塘月色》的文章内容两个方面去寻求答案。
  众所周知,《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的西院。当时正处于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之时,现实的黑暗使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内心惶然。虽然他明确认识到“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并没有参加革命,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哪里去》)。这说明,朱自清在当时对革命的认识还不足。他不愿参加革命,恐怕是因为他还不了解革命,因而也就难以正确对待革命,难以正确对待革命者。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反对革命,完全是因为他对反动政府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不愿与反动统治者同流合污。因此,写作《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对当时的社会是不够理解的,对当时的人也是不够理解的。他反过来又认为别人同样不理解他。于是,他就借着夜游荷塘,以屈原自况,来抒发屈原行吟江畔时所抒发的“众人皆醉而吾独醒,众人皆浊而吾独清”的感慨,从而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超脱的思想感情。
  下面再结合《荷塘月色》一文的内容来看:
  第一节作者交代“月亮渐渐升高了”,“墙外马路上的孩子们的欢笑听不见了”,“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表明一切都是静的,而这种静,恰恰反衬了作者自己内心的“颇不宁静”。这种不宁静,正是源于现实世界对作者的冲击。他对这种冲击缺乏准备,无法面对,不能接受,因而形成了极大的困惑,所以才借着夜游荷塘来排遣自己的愁绪。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白天的朱自清已不复存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另一个朱自清,是一个摆脱了尘世的烦恼,专心地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的朱自清。因此,朱自清是以两种身份、两种面目出现在文章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漫游荷塘过程中,幻化中的朱自清不自觉地或自觉地代替了尘世里的朱自清,这才会把一切烦恼摆脱,潜心观赏荷塘月色;才会由眼前的荷塘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梁武帝的《采莲赋》,联想起南朝民歌《西洲曲》,惦记起几千里外的江南故乡;也才会有着文章中如此独到的发现和深切的感受,从而产生苏轼游赤壁时“羽化而登仙”的感觉。可以说朱自清已经完全陶醉在月下荷塘这片小天地里了。
  时值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能够有着这样的闲情逸致,固然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难道又能少了那种在如此环境下还能超脱的自得之意吗?这种自得之意又有几分能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呢?
  漫游荷塘之后,陶醉于个人小天地里的朱自清又回到现实中来。“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样的结束语,一方面和第一节的末尾相呼应,反映了朱自清文章行文的严谨,结构的完整,布局的精巧,更主要的是照应开头,告诉读者,夜已深了,别人已经睡着了,连自己的爱人也睡熟了,岂不是再一次表现了“众人皆睡而吾独醒”吗?言外之意可能就是“众人皆浊而吾自清”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写作《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以屈原自况,虽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发泄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但更主要的是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清高和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