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说明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作者:洪跃强




  (一)设计思路
  
  本案例设计旗帜鲜明地挑战传统说明文教学,试图引导学生从说明文学习中进行人文思考、科学思考、理趣思考,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盲点,在易教易学或不教也懂的思想指导下,其不受师生重视的现状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一般而论,说明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五个误区:一是重记叙轻说明的误区;二是重阅读轻写作或不写作的误区;三是重说明方法之类的肢解式机械传授,不重内在原理系统理解的误区;四是重表象分析,轻内在理趣发掘的误区;五是重课内阅读,轻课外积累的误区。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一方面是产品说明、广告说明、科普说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一方面是这些说明粗制滥造文理不通;一方面是现实的需求,一方面是表达的苍白,两者的矛盾应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寻找最终解决的办法。
  语文新课程理念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细化到说明文教学,这种结合既要表现在学生对说明文的审美取向上,又要表现在具有较强的实际写作能力上,从而达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
  第四册多数课文为说明文,因此引导学生明确说明文与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端正态度,学会欣赏说明文并运用说明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理应成为重点。
  人教社2001年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有五篇课文,写事物的有《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蜘蛛》,写事理的有《日本平家蟹》、《万紫千红的花》。本单元阅读课教学时,我运用发现法指导学生思考,遵循一个这样的思路:首先解决为什么要写说明文的问题——为了向读者科学地解说事物或事理,使人形成清楚而明晰的印象;然后解决怎样使人形成清楚而明晰的印象的问题——①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②选用合适的顺序,③使用恰当的方法,④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这样的思考就不是站在阅读的基点上去肢解课文,而是对写作者运用智慧的一种探讨,实际上是一种思考上的读写结合。一单元课文学完后,我启发学生发现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理趣。而不是先把附录中《说明文的阅读》拿来讲授,这个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消除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轻视倦怠情绪。
  以上是本案例的思想基础,故展开较多。
  本案例的重点在于写。想达到以下几个目的:①认识写说明文是生活的需要;②体会一下看似容易的说明文容不容易写。③检验学习一个单元后的知识迁移情况;④学习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⑤恰当使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⑥学习准确的运用语言;⑦写一篇关于文化园的桥的说明文;⑧讲评反馈。
  教学重点:(1)现场观察记录;(2)现场讨论指导,进行特点、顺序、方法的思考;(3)写作。
  教学难点分析:文化园有八座桥,桥的总体特征和各桥的具体特征的把握是学生认知的难点,可用分类法和比较法引导思考。学生要在阅读中指出说明顺序和方法等并不难,但要运用到写作中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如顺序安排,学生有可能简单按时间顺序或地点转移一座桥一座桥写下去,看似清楚,其实有可能只是流水帐而已。如说明方法的运用,可能出现很少使用说明方法的情形或使用单一的情形。这些难点都应在现场观察中进行引导,并寻求解决办法。
  教学总体时间安排:5课时。预备课时1节,形成对说明文知识的系统认识,既是阅读课的总结,又是写作课的理论指导。现场观察及指导2节,因为有八座桥要观察,还要现场指导,信息容量大,此环节耗时多,但可以收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写作1课时,直接检验阅读理解和观察消化的效果。讲评1课时,旨在形成反思。
  教法思考:先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层面上学习别人如何写,然后从写作实践的层面上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再从写作得失的分析中认识说明文的理趣,以求指导后面单元的说明文读写。这样从阅读到写作,从写作到阅读,再从阅读到写作,从写作到阅读,就可以形成递进式的循环整合,达到说明文教学的本真要求。
  
  (二)教学过程
  
  例1:引导发现文化园的桥的特征。
  (1)阅读引路:《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总特点是什么?这个总特点是怎么得出的?
  明确:总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个总特点是从古往今来大大小小无数座石拱桥上得到的。如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其历史还不悠久吗?赵州桥使用了1300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还不坚固吗?卢沟桥备受推崇,不与它的形式优美有关吗?抽象的概括的特点总是从具体的事物上表现出来的。
  (2)实桥观察:其一,五拱石桥;其二,湖南文体频道台标形平桥。引导发现具体特点。
  讨论后明确:五拱石桥中拱高而大,两旁渐次变小,桥栏精心雕有唐宋八大家人物及简介,显得古朴而有文化内蕴。平桥呈汉字的撇折状,像湖南文体频道台标,又像书名号的左边号,桥面桥柱均用大理石制成,显得高贵而富于现代气息。
  (3)归结概括:文化园的八座桥的总特点是什么?展开提问:文化园中的桥与其它地方的桥作用上有什么不同?建筑布局有什么不同?设计匠心有何不同?
  明确:文化园的桥是用于观赏和休闲的园林桥,力图将古今各种建筑和风格表现出来,并表现出文化味来。所以总特点可以概括为:形式多样、小巧美观、文化味浓。其中文化味与园中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三大建筑相得益彰,显示了设计者的匠心。
  例2:引导学生明白使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是写作的现实需要。
  (1)八座桥摆在我们面前,到底要怎样安排顺序解说才会清楚呢?走到哪写到哪好不好?
  讨论明确:可用的顺序——a.按行踪一座桥一座桥写;b.按桥在园中所处的方位写;c.从大写到小;d.由分列到总写;e.由总到分再到总。按行踪一座一座写看似有条理,实际上容易犯庞杂拖沓的错误。把握这种顺序的难度较大。而且写作者应该明白,向人解说的是怎样的桥,不是自己先后看到了哪些桥,这就是说明不同于记叙之处。实际上观察者“我”完全可以从文中隐退。
  (2)怎样解说才能使人印象深刻呢?
  讨论明确:a.学会用数据说话。如桥高、桥长、桥宽及陈设多少等,可以让人获得准确印象。b.学会用比方摹写特征。如一座桥折了两折,像闪电的样子,不妨叫闪电桥。打比方可化呆板为形象。c.学会用作比较的方法区别不同点。如同是拱桥,几座桥拱数、拱度、拱形不同,放在一起比较能让人一目了然。d.学会用分类别的方式理清思路。如八座桥虽然形态不一样,材质不一样,但使用的材料都不外乎水泥石块和木头,形态也大致可分为平桥和拱桥。分类就好像让桥排队,可改变桥在我们思维中的无序状态,从而变得条理分明起来。当然,学过的觉得该用的其它方法都可以用。
  例3:在讲评中穿透说明文的理趣思考,结合学生优中差文分析。
  (1)关于一座桥的数据笑话:6米宽的桥被随意写成了2—3米宽。证明我们缺乏基本的生活估测常识,缺乏严谨的科学的精神。原来读来简单的数据是具有客观理性的。
  (2)一味实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一学生在进入文化园后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写作,走到哪写到哪,而且是下笔如飞,只怕有所疏漏。最后他将记录的抄在作文本上,整整12页,洋洋几千字,结果却劳而无功。原来,写说明文时,观察和拥有材料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理清思路,明白原理,把握重点,热情加上理智才会产生好的说明文。再想想,写八座桥难,叶圣陶写苏州园林面对的是一百多座园林,其理性思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优文赏读。一学生按总分总的结构写桥,特征鲜明,重点突出,方法运用自如,既师法《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悟,写得情趣盎然,受到普遍好评。
  
  (三)教学反思
  
  说明文读写整合是个难点,本单元整合教学费时虽然较多,但还是有较好的收获,并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收获:(1)通过读写实践,学生理解和巩固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2)改变了只读不写的教学状况,让学生明白了说明文写作的科学意义和生活意义;(3)学生得到了怎样理清思路,怎样通俗地表达,怎样准确地运用语言等方面的理趣熏陶,开阔了视野。(4)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习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5)为第二单元读写整合打下了基础。
  启示:(1)说明文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不应该被教学忽视;(2)说明文读写整合应该从生活中寻找出路,不要纸上谈兵或为写作而写作;(3)改变说明文教学现状,走出误区,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积极寻找出路,积思广益就有所成。
  本案例构想及实施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难题和困惑。难题之一是学生认识说明文的理趣较难,之二是查找资料、掌握数据等较难,之三是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较难。困惑是现在的考试指挥棒已淡化文体要求,说明文读写结合已失去了功利意义,这种尝试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但能否引起普遍的关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