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对称法在语文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刘靖峰
一、对称法在识别错别字中的应用
先看下面题目:
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清山绿水、山青水秀、貌和神离、惹事生非、尔愚我诈、前距后恭
以上词语,均是从近两年各地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中选取下来的,粗粗看来,还真让人一头雾水,难辨是非。面对面广量大、数不胜数的字词,而学生不会动脑去理解性记忆,而去死记硬背,那就实在难于应付了。
冷静分析以上词语便会发现,应用“对称法”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发现错别字。如“清山绿水”,只有“青”与“绿”才能构成对称(同属颜色),所以“清”应改为“青”;而“山青水秀”中,与“青”字位置相对称的字是“秀”,但只有“清”才能与“秀”构成对称,所以应改为“清”。“貌和神离”中,与“离”相对称的明显不是“和”,而应该是“合”,所以应是“貌合神离”。“惹事生非”、“尔愚我诈”、“前距后恭”分别应改为“惹是生非”、“尔虞我诈”、“前倨后恭”,道理同上,不一一赘述。我这里所讲的“对称”,是指对称位置的字,它们的字义往往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
二、对称法在辨析字义解释中的应用
其实,通过上面的题目,我们还可发现,“对称法”在辨析字义解释中,确实有独到的作用。试看下面的题目:
以下加点字义解释中有错的是:
否极泰来(否定)、正襟危坐(高高地)、言简意赅(应该)、不矜不伐(讨伐)、不愧不怍(做作)、待人接物(事物)
细加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以上字义解释都是错的。“否极泰来”,“否”与“泰”(好运气)”相对,应是“坏运气”之义;“正襟危坐”,“危”与“正(整理,使……端正)”相对,应是“端正、正直”之义;“言简意赅”,“赅”与“简(简单)”相对,应是“完备”之义;“不矜不伐”,“伐”与“矜(自大、自夸)”相对,应是“自我夸耀”之义;“不愧不怍”,“怍”与“愧(惭愧)”相对,应是“惭愧”之义;“待人接物”,“物”与“人”相对,应是“自己以外的人”之义。
三、对称法在句子连贯题中的应用
请看下面的题目: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物欲横流的社会向我们展示着很多诱惑,在无边无际的幻想和欲望面前,我们的躯体应该堂堂正正的站直,___。我就是我___,但不自惭形秽;若小草一株,羡慕白杨之高大,___。
①绝不能像葡萄藤那样为了攀升就一个劲的卷曲。②绝不能像卷曲的葡萄藤那样一个劲的攀升。③如一粒石子,仰望高山之巍峨。④如石子一粒,仰望高山之巍峨。⑤绝不妄自菲薄。⑥却不妄自菲薄。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⑥
分析:这个题目,初看似乎没什么规律可循,因而解题时就比较难把握。事实上,我们仍可以用对称法来解答。要充分注意题目本身的对称性提示:如①②两句中,“堂堂正正的站直”,应该对“一个劲的卷曲”,所以,最恰当的应选①。而③④两句中,“如石子一粒”,才能与后面的“若小草一株”构成句式的前后对称,所以,应选④。而⑤⑥两句中,只有“却不妄自菲薄”,才可与“但不自惭形秽”对称,所以,应选⑥。这样,最后答案就很明显,应该选D了。
四、对称法在仿写中的应用
与做连贯题相通,在仿写中,一定要注意句式的前后对称一致与内容的前后关联,文意相通。试看下面的题:
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相应,文意相通。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得益于水的滋润;____,____。
____,____;没有河流,也就没有人类悠久辉煌的文明。
参考答案: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孕于江河之畔。缺少了水,任何生命都将枯萎。
分析:学生向来很怕动笔写,对于这类题目,有的学生可能一点思路也摸不着。其实,我们冷静分析一下,原来一点也不难。你看,答案的前两句“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孕于江河之畔”,正好是后面所反过来阐述的内容“没有河流,也就没有人类悠久辉煌的文明”;而答案的后两句“缺少了水,任何生命都将枯萎”,又正好是前面“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得益于水的滋润"的反面阐述。实际上,只要学生在做题时注意“前后句式相应,文意相通”的答题要求,再在审题时注意读懂题意中前后是围绕同一内容作正反两方面来阐述的,那答题时是不会觉得有多困难的。
五、对称法在古文理解中的应用
古文字词比较凝炼,句式比较整齐,这正好为我们用对称法理解古文提供了方便。例如《史记·屈原列传》中有“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一句子,句中与“见”相对称的是“被”,其意义也正是“被”。再如在李密《陈情表》中有“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这一句,句中与“鲜”相对称的是“无”,“鲜”本来指“少”,而这里应是“无”的意思。在曹植《白马篇》“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这一句中,与“摧”相对称的是“破”,其意也正是“破、穿”。
在古文字词的活用中,对称法也可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在屈原《离骚》中有“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一句子,句中“高”与“长”就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或直接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是“使……加高”,“使……加长”;而“佩”与“冠(帽子)”相对称,因而也应该是动词活用作名词,作“佩带”讲。
由此可见,对称法在语文解题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只要加以灵活运用,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